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井扬, 来源:“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所谓运河文化,就是在运河开凿和通航过程中,沿运河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以时空辐射为演变特征的跨区域、综合性文化系统。运河文化在沿运河各...
[会议论文] 作者:靳怀堾,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运河是中国隋唐南北大运河和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条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南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对近年来南运河德州段进行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措...
[会议论文] 作者:张开, 熊炜, 柯银斌, 沈泱, 赵新利, 来源:察哈尔报告——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 年份:2016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进而促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见证和成果。扬州的兴起和发展与大运河密切相关。...隋代大运河全线贯通,又经唐宋发展,并于元代成为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早在2004年,扬州市政协就对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建议...
[会议论文] 作者:谭徐明,于冰,王英华,张念强,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本文从技术史层面研究了运河各时期工程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运河的遗产构成.主要结论如下:①运河具有独立的工程体系,是界定其遗产时空范围的重要依据;②京杭大运河以其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③京杭大运河遗产的核心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京杭大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
[会议论文] 作者:陈志富,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本文介绍了萧绍运河从灌渠到漕河的演变,通过堰棣、水门、闸、纤道等建筑反映萧绍运河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并讨论了萧绍运河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关系....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春霞,尹秀娇,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作为大运河长江以北唯一东西走向的河道,中运河台儿庄段历史上被称作泇运河,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正式通航,是“有明一代”治理漕运的杰出代表,400多年来沿线衍生了众...
[期刊论文] 作者:杭甬运河调查组,,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1985
(一) 杭甬运河全长252公里,沿线共有七座升船机、两道船闸。自一九八三年七月全线通航以来,对宁波港疏运和杭绍甬等地物资交流起了一定作用,全年完成区间运量约五百万吨,直达...
[会议论文] 作者:吕娟,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地形条件最复杂、连续运用时间最长的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大运河遗产的主体和核心是水利工程,本文基于“大运河河道及沿线水利工程”...
[会议论文] 作者:陈鹏儿,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本文对明代朝鲜中层官员崔溥著作的《漂海录》进行了研究,该书记载了崔溥浙东运河之行,并从水利史角度对河流航行的滨海运河形态和主要参照物略加评注,作为明代浙东运河工程...
[会议论文] 作者:赵任飞,鲁先进,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浙东运河在我国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相关文献资料多散见于方志、史书、档案、笔记、文集、报刊等,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对研究浙东运河及...
[会议论文] 作者:赵树好, 来源:“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晚清时期,基督教依仗强权传入山东运河流域后,冲击了传统的社会与文化,触犯了各阶层利益,引起官绅士民的反洋教斗争(史称教案)。晚清山东运河流域教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给...
[会议论文] 作者:刘建刚,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京杭运河是标志我国古代水利成就的伟大工程之一,沿用至今,1901年漕运终止到现在已经断行100多年了.本文基于京杭运河通航的历史沿革,调研了运河沿线的水资源、水环境、经济...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念强,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近年随着对京杭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程的推动,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对京杭运河古代水利工程的全面保护工作.对运河工程或遗产的价值挖掘和评估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本文基...
[会议论文] 作者:京杭运河山东段防治船舶污染课题研究组, 来源:2006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本文在分析京杭运河山东段航运特点及污染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提出了建立运河山东段环保航运管理体系和防治船舶污染运河水域的具体措施,同时也阐述了运河船舶防污应急系统的...
[会议论文] 作者:罗关洲,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本文从时代优势、功能优势、集成优势、文明传播优势、运输优势、管理优势、河道保护优势、多水系沟通优势和历史连续优势等方面,对浙东运河古桥系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大运...
[期刊论文] 作者:郭涛,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运河工程的发展状况,重点对京杭大运河的体系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以大运河为代表的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万金红,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运河“申遗”工作的推动下,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大量古代水利工程相继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利、文物等部门相继开展了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文根据古...
[期刊论文] 作者:韩幼叔,, 来源:现代城市 年份:2008
简述中国京杭大运河的兴修历史、作用和影响,重申了保护大运河及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意义。具体介绍了杭州在保护大运河方面所做的工作,强调运河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承运河...
[会议论文] 作者:张廷皓,于冰, 来源: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2013
从哲学的视角认识工程,工程是有目的、有组织地改造世界的人类实践活动.工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功能价值、集成价值和发展价值.中国大运河是工程遗产的杰出代表.大运河遗产的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山东沿运河地区经济发展课题组,于德普,沈国良,薛宁东,李志坤,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历史上 ,山东沿运河地区曾因发达的运河航运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 ,领风骚数百年。近代 ,由于黄河改道截断运河 ,漕运停摆 ,海运和铁路的兴起 ,沿运河地区逐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