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孙敬三, 来源:遗传 年份:1997
植物逆转座子及其在基因功能和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路铁刚孙敬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PlantRetrotransposonsandthePerspectiveofTheirApplicationinGeneFunctionaland...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5
《生物技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于1985创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发展过程中,《通报》伴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2013
随着烟草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逐步完成,烟草重要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鉴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RNA干涉和基因过量表达是研究基因功能必不可少的方法。利用RNA干涉和过量表达从正反两...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在 LS 附加1mg/1 BA+1mg/l KT 的培养基上,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无菌苗的下胚轴切段产生淡黄色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移到 LS 附加1mg/l BA 的培养基上,诱...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89
红豆草(Onebrychis viciaefolia Scop.)下胚轴切段在含有1mg/IBA、1mg/1 KT 的 LS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产生愈伤组织,通过筛选、克隆得到大量的具有胚胎发生潜力的非胚性愈伤...
[会议论文] 作者:路铁刚, 来源: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7
C4植物叶片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结构(高密度的叶脉和"花环状"结构)及其特殊的C4光合作用途径,与C3植物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更高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郑国锠,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91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无疑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非胚性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变的早期的生理生化变化,一直是科学家们十分感兴趣的课题。有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生...
[期刊论文] 作者:董峻,张振武, 来源:中国合作经济 年份:2010
正方rn巴西农业科研的国内和国际布局都值得我们借鉴rn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研究员、生物技术研究所路铁刚研...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明,路铁刚,, 来源: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2011
植物诱变技术是指利用外界因素加快物种遗传变异,在短期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为培育新种质、新品种及基因功能的研究等创造条件。相对于自然的选择,诱变技术具有高频率...
[期刊论文] 作者:张怡, 路铁刚,, 来源: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2011
活性氧作为有氧代谢的副产物不断在植物体内产生。在正常的生长环境条件下,植物将产生活性氧(reaction oxygen species,ROS)作为信号代谢分子以调控不同的代谢反应,例如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郑国錩,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1989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生理生化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色括: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异性胚性蛋白的研究;内源多胺代谢的改变;内源游离氨基酸及...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孙敬三, 来源:细胞生物学杂志 年份:1990
禾谷类植物的基因转移工作由于缺乏适当的转化系统而进展缓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激基因转移技术、基因枪喷射基因转移技术和激光微束基因转移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王义琛,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0
继代培养的玉米花粉胚状体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期:胚性细胞团时期、球形胚时期、心形胚时期、梨形胚时期、子叶形胚时期以及分化期。我们应用微量生化分析技术以及放射性...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孙敬三, 来源:生物工程进展 年份:1990
单子叶植物过去被人们公认公以为难以用根癌农杆菌转化,但最近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对用根癌农杆菌在转比单子叶植物方面的研究历史、现状、所取得的成功以及酚类化合物对根癌...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敬三,路铁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9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受单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其不育株总是杂合的,纯合流通 株并不存在。实验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和玉米杂交,利用杂合子和幼胚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本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孙敬三,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5
由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玉米(Zea maysL.)建立的单倍性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4 个月后置于含2.0 m g/L2,4-D、3% 蔗糖、200 m g/L水解酪蛋白、146 m g/L谷氨酰胺和300 m g/L天冬氨酸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4 个月后形成了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敬三,路铁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89
以商用超甜玉米(SS7700)的单倍性悬浮细胞培养物为材料游离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成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用悬浮细胞作为滋养物比对照提高植板率130倍以上。有机附加物丰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敬三,路铁刚, 来源: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1996
远缘杂交无论在植物遗传学理论的建立还是在新品种的培育上都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技术,特别在小麦上成绩更为突出。近来发现小麦不但和其亲缘属(如山羊草属、偃麦草属,赖草...
[期刊论文] 作者:路铁刚,孙敬三,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硬粒小麦×玉米形成的单倍体幼胚,由于缺乏胚乳滋养往往发育不良,致使幼胚培养成苗率很低。本试验通过诱导杂种幼胚产生愈伤组织的途径,建立起高效硬粒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生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治国,郑霞,路铁刚,,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8
全球面临人口膨胀和资源缺乏的双重压力,急需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来增加粮食产量。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基因组小、与其他谷类作物共线性高等特点,是禾本科作物的模式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