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路孝平,,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04
近十年里,随着全球1.8 Ga -2.1Ga造山事件研究,“Columbia”超大陆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识别和承认,许多地质学家对其拼合和裂解进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而我国的华北板块的基底...
[学位论文] 作者:路孝平,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陈跃军,路孝平,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2000
吉林省敦化-安图-带的“砂板岩夹大理岩”前人曾将其置于二叠纪“庙岭组”,寒武-奥隐纪“黄莺屯组”。但均缺少相关的生物资料及测年数据,所依靠的仅是岩石组合特征的区域对比。本......
[期刊论文] 作者:苑凤华,路孝平,乔国华,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2002
通过闹枝沟岩体中的包体(脉体)的野体地质学特征及寄主岩石的关系,阐述了闹枝沟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野外地质学证据。首次确定闹枝沟岩体岩浆是由基性慢源岩浆和酸性壳源岩浆混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津,殷长建,路孝平,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2006
中朝地台内部无争议的志留系只有朝鲜半岛平南盆地的谷山组和宝良里组。中朝地台北缘活动陆缘带志留系比较发育,有桃山组、西别河组(至少其大部分)等。李河荣等根据牙形刺将朝鲜......
[会议论文] 作者:张艳斌,吴福元,路孝平, 来源: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采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对延对地区的花岗岩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的大面积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仅个别岩体的部分岩性形成于晚古生代的早三迭世,且所有花...
[期刊论文] 作者:孙德有,吴福元,高山,路孝平,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5
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存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其中三道河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 ICPMS年龄为(216±3) Ma,...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华,王福山,路孝平,苑凤华,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2004
通化地区珍珠门组并非老岭群的顶部层位,其上确实存在花山(大栗子)组、临江组,并且与珍珠门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这一发现,为重新厘定集安岩群、老岭群的地层层序以及区域地层...
[期刊论文] 作者:孙德有,吴福元,林强,路孝平,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1
出露于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白石山岩体,其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96士4 Ma,表明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早期,而非传统认识上的印支期.岩体主岩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0.7...
[期刊论文] 作者:陈跃军,路孝平,纪春华,乔国华,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3
在吉林东部朝阳屯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海沟-石人沟一带发现中元古代海沟岩群的大理岩与太古宙变钾长花岗岩在露头上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并确认为这是在吉林省及其...
[期刊论文] 作者:陈跃军,路孝平,纪春华,潘健,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2000
吉林省敦化—安图一带的“砂板岩夹大理岩”前人曾将其置于二叠纪“庙岭组” ,寒武—奥陶纪“黄莺屯组”。但均缺少相关的生物资料及测年数据 ,所依靠的仅是岩石组合特征的区...
[期刊论文] 作者:龙宝东,路孝平,李岩,陶军宇,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2021
建国初期,我国的东北地区大量的铀矿地质调查和矿山采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安全问题.本文在详细研究了黑龙江省440矿床探采工程退役后遗留的坑口和废渣石的环境危害的同时,提出了退役工程治理的详细方案:无水流出坑口的治理采用两道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富,郭敬辉,路孝平,第五春荣,,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9
怀安片麻岩地体是华北克拉通中部代表性的晚太古代TTG片麻岩地体之一,主体是形成于2.5Ga的TTG片麻岩和闪长质片麻岩.TTG片麻岩的εNd(t)值(2.7~4.3)和大部分岩浆锆石的εHf(t)...
[期刊论文] 作者:陈跃军,彭玉鲸,路孝平,刘跃文,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2002
新的研究证实 ,华北板块北缘残存一条元古宙构造岩片堆集带 ,包括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等多期构造岩片。并相伴有 180 0Ma±、140 0Ma±、10 0 0Ma±、6 5 0Ma±的花岗岩类的侵入活动和构造变质成矿等热事件的年代记录 ,并在华北板块北部金镶边带中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路孝平,吴福元,郭敬辉,殷长建,,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5
广泛出露于华北板块东部辽吉地区的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陆内裂谷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该变质杂岩中以往所划定的混合岩实...
[期刊论文] 作者:孙德有,铃木和博,吴福元,路孝平, 来源:地球化学 年份:2005
吉林省南部荒沟山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中生代花岗岩,一类是以草山、梨树沟和老秃顶子等 3个岩体为代表的 (角闪 )黑云母花岗岩,另一类是以遥林岩体为代表的石榴白云母花岗岩....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斌,吴福元,翟明国,路孝平,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4
应用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分析技术(LA-ICP-MS), 对吉林省东南部原华北地台和龙地块上的百里坪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 确定岩体形成于285~116 Ma之间的早二叠世~早白垩世, 是由至少4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 这些年代学结果显示, 百里坪岩体并不是太古宙、......
[期刊论文] 作者:路孝平,吴福元,赵成弼,张艳斌,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3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对出露于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岔信子岩体、小苇沙河岩体和龙头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确认它们形成于印支期,年龄为203-217 Ma.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会议论文] 作者:张艳斌;吴福元;翟明国;路孝平;, 来源: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7
本文运用锆石原位U-Pb定年技术(LA-ICPMS和SHRIMP技术),对30余个岩体的82件样品进行了精确定年,测试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中生代,而不是早期所认为的古生代。根据同位素...
[期刊论文] 作者:路孝平 吴福元 赵成弼 张艳斌,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3
摘要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对出露于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岔信子岩体、小苇沙河岩体和龙头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确认它们形成于印支期,年龄为203-217 Ma.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时期形成的岩体主要包括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两大岩石类型,前者来自于基性下地壳或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