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文史精华 年份:2007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军用飞机曾频频进入我国南方地区,进行侦察侵扰。我空军部队对来犯美机给予了沉重打击。从1964年8月到1969年,我空军部队共击落美国入侵战术战斗机21架...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3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我军一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3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毛主席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5
在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国务院文化部曾进行过一次大改组,与未改组前的 “文化部相比较,改组后的文化部曾被人称为“新文化部”。“新文化部”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也就一年左右...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5
抗战时期,在湖北、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着英勇的新四军五师。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曾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至今许多老同志还习惯地称呼他为“李师长”。对这支部队的起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刘少奇、朱理治、郑位三、陈少敏等,但作为李先念的得......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铁军 年份:2007
1940年,从延安八路军总部敌工部办的敌军工作干部学校毕业的五名学员,来到了新四军五师开创的鄂豫边区敌后根据地工作。其中有一位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略黑的皮肤,讲着带有浓...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7
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区(前期称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一个由幡然悔悟后的侵华日军士兵组成的反战组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五支部他们和新四军五师的指战员边区群众并肩作战,广泛深入地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教育,对边区周围据点的日军产生了很大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航空知识 年份:2007
1957年,空军和防空军合并后,为了加强防空力量,提高我防空能力和水平,从1958年6月开始,空军着手组建地对空导弹部队。首先,这里要澄清一个误解。有些报刊在刊登的文章里,把...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航空知识 年份:2007
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一直到20世纪中期还没有飞机飞临过。祖国的西藏人民...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7
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区(前期称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一个由幡然悔悟后的侵华日军士兵组成的反战组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五支部。他们和新四军五师的指战员、边区群...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铁军 年份:2015
这是一间俭朴、整洁的客厅。一位安然、慈祥的老人,端庄地坐在藤椅里,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他腰不驼,背不弯,精神矍铄。虽然耳朵有点背,戴着助听器,但一般都能听清楚说话。他思维清晰,讲话声音不大,但有条有理。他,就是现年101岁的魏国运将军。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7
在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很长一段时间里,航空兵部队不断发展壮大,但一直没有空军“第一师”这个番号。为什么长时间空缺此番号?它是什么时候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番号由“一”变成“四”,缘于刘亚楼一番话  ......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泮,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5
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国务院文化部曾进行过一次大改组,与未改组前的文化部相比较,改组后的文化部曾被人称为“新文化部”。“新文化部”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也就一年左右,但由于它正处于新中国最动荡那个时期的前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那么,为什么要对文化部进行大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