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1994
从《反对本本主义》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赵庙祥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思想体系。作为发展过程,它必有历史起点:作为思想体系,它当有逻辑起点。《反对本...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94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内在联系赵庙祥《矛盾论》题解指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本文的比较分析表明,"逍遥"与道体在庄子哲学中有同有异。其同表现在:从境界看,"逍遥"与道体是同一形上超越境界,即都呈现着空虚寂静、主客合一、独立自在、无边无际、无为无...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心经》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从个体禅修实践及其境界角度昭示了佛教哲学赖以建构的根本依据和基本逻辑理路。《心经》表明,佛僧在禅定修炼中亲证的极境即空虚寂静、主客合一...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1986
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自己相一致的哲学理论,可是人们深切感到了哲学现状与现实需要的距离。因此,人们正在思考、探索哲学的现代化问题。为此,把思路引向以往哲学研究的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9
"吾丧我"是道家大德在气功修炼中亲证的极高境界,呈现出主客合一、空虚寂静、独立自在、自身同一、无边无际等极其神奇的境状特征,由此意味"吾丧我"属于形上超越境界;道之体...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攀登 年份:1995
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和戍熟时期。其形成以《反对本本主义》(1930)为标志,其成熟以《实践论》和《矛盾论》(1937,以下简称“两论”)为代表。这三篇哲学著作之间有着深......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0
庄子主张"齐物"包含现实和终极旨趣:从《齐物论》对诸多矛盾现象特别是对是非的产生根源、判断标准、如何齐同和至人、圣人怎样对待是非的论析可以看出,其现实旨趣在于通过阐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老子哲学蕴含着深刻的自然主义和谐精神。从建构理路看,老子首先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范畴的和谐宇宙观,然后把“道”昭示的“无为-自然”理念作为方法论审视人类社会,揭示了文......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庙祥,,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