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09
“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技术标准”编制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本项目的目的是,初步建成数字地震前兆观测技术标准系列,加快我国地震前兆观测工作的规范化进...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苏明达,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一种新型的专用大地电场测量仪器-ZD9大地电场仪,着重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技术特点等。该仪器可用于大地电场常规观测及运用大......
[期刊论文] 作者:陆阳泉,赵家骝,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8
用采自现场的500mm×500mm×1000mm的天然灰岩,在注水条件下模拟扩容-扩散(D-D)孕震模式,并以多种监测手段追踪受载岩石样品从变形、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有关的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视电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兰炜,赵家骝,,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8
地震观测仪器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集PC机功能于一体的嵌入式PC104模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灵活的硬件设计环境.本文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冯义钧,赵家骝,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5
根据(DB/T1-2000)和2002年及2004年国家科技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认识,运用标准体系的原理和建立标准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陈才军,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0
引言地电在地震前兆测量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对地电测量的干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地震因素引起的地电阻率的变化,一类是地电测量过程中一些不需要的信号引起的干扰。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席继楼,赵家骝,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1999
简要介绍国内最新研制的大地电场观测仪器“ZD9A”的工作原理,通过其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对系统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新技术成果的集散式供电、光电耦合,信号回路虚......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王燕琼, 来源:地震 年份:1997
详细介绍了宝中电气化铁路通车前后,平凉地电台自然电场及地电阻率的实测试验,结果表明,电气化机车通过平凉地电台测区时,产生强烈的交流干扰,致使自然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无法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兰炜,赵家骝,,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8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equipment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a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Because Embedded PC104 module has the equivalent functions...
[期刊论文] 作者:刘敏,赵家骝,李波, 来源: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本文介绍了安丘台电场仪的工作情况和观测结果,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介绍了地电场观测到的震时反映特征;并通过对2000年1月12日岫岩5.4级地震的震前反映情况和提出了预报意见,实例验证了矢量分析方针针对多道观测仪器的适用性,提供了电场异常分析的又一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世中, 赵家骝, 王燕琼,,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1
从地电观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系统误差的大小决定于装置系数K值、取样电阻RI及测量ΔV和VRI的准确度.在地电仪中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RI,采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兰炜,赵家骝,张世中,,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0
大功率、人工源的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波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地球物理学界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采用此方法计算获得的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世中,赵家骝,王燕琼,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消除地电阻率观测中随机误差的新方法——变周期供电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从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模拟2个方面对该方法消除随机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洪明,赵家骝,王金城,,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8
该文阐述了10优1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世愚,陆阳泉,赵家骝,,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3
1992年12月9日至12月18日,在莫斯科由中、俄、美合作进行了大尺度岩石样本破裂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本文概述了这次实验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所采用的观测手段,阐述了笔者对这次实验的印象和体会,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中、俄实质性的科技合作提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汤树芬,高树心,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79
一、引言地形变电阻率测量中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流源来代替数量很多的蓄电瓶串联供电。蓄电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维护不方便,对地绝缘电阻小等缺点。因此,在长城低压电器厂原...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东,赵家骝,庞丽娜, 来源:地震 年份:2004
对如何确定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中的最佳布极方式,包括极距个数和各极距长度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布极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地下各层介质的响应系数随观测极距的变化规律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兰炜,赵家骝,庞丽娜,, 来源:地震 年份:2006
在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的台站,地电场观测必然会受到地电阻率观测人工供电的干扰,尤其是当地电场观测的采样率提高到1次/s以上时,这种干扰更是无可避免,而且不易消除。...
[期刊论文] 作者:席继楼,赵家骝,王燕琼,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1999
简要介绍国内最新研制的大地电场观测仪器“ZD9A地电场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其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对系统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新技术成果的集散式供电、光电耦......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骝,王燕琼,侯远文,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4
PZ40数据处理器是为PZ40数字地电仪设计的专用数据记录、处理设备。在PZ40数字地电仪的控制下每次打印出自然电位差Vmn、供电电流I及△V/I值, 本处理器由1871PD打印计算器和接口电路构成,工作可靠,功耗小,价格便宜,可用于无交流电的场合。本仪器还可作为通用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