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宁苑,,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83
赵仲修(纳西族)195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宁夏工作,现在是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小麦研究室主任。32年来,他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困难...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新闻界 年份:1991
~~...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5
春小麦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关键赵仲修(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永宁750105)1951年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有58万亩,单产99.2kg,总产0.58亿kg。...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89
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的现状是:现用品种问题多,接班品种不理想,后继品种有希望.预计在1992年可以实现第5次品种更新,在相应栽培技术配合下,使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2
1951年永宁县农民刘功创造了春麦亩产285公斤的高产纪录,荣获中央农业部颁发的奖章。当时宁夏平原灌区种有春麦58万亩,单产99.2公斤,总产0.58亿公斤。30多年后,面积已扩...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3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因此,要了解某两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就需要将这两件事物与其他事物隔离开来研究.例如,要知道作物品种与产量间的关系,就需要进行田...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65
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长期自花授粉以及栽培环境条件影响等等原因,容易使一个小麦优良品种失去它固有的优良特性和性状,而变成五花八门的“杂麦子”,降低了子粒的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65
倒伏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重要限制因素。常见的有茎部倒伏与根部倒伏两种主要类型。此外,还有穗部倒伏。过量的氮素营养,过分的栽培密度,过多的供水以及不良的天气(风、雨...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63
春麦是宁夏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解放前后灌区普遍栽培的地方品种:有(?)麦、毛(?)麦、山麦、白秃子、紅秃子及大青芒等。由于感染銹病、黑穗病和吸漿虫害較重,容易倒伏,产量低...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64
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培育什么样的品种,方能多快好省地满足当时当地生产需要?这是育种工作中必须反复实践与认识的问题。兹据我们十余年来的春麦育种实践,就银川灌区现阶段春...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65
一小麦选种 1.选留哪些品种:由于品种的适应性是有差别的,在这个地区表现很好的品种,在另一地区未必就表现很好;在一个地区来说,有特别适于肥地栽培的品种,也有特别适于薄地...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78
“种地不用问,全靠多上粪”是五十年代的观点,现在则或多或少地把增产归因于品种改良。事实上,产量高低是品种遗传性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良种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一...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63
永宁地区几年来因地制宜地推广了碧玉麦、碧蚂1号、磨坝蓝麦、二维八○、南大2419、幼士顿、大青芒、宁农1号及宁农3号等品种;同时小面积地试种了新品种阿勃、84~17及85~3。这...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82
1981年开始在宁夏引黄灌区各地试验示范的春小麦新品系78温3(简称W_3,下同),是我们用杂交育种与辐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1969~1981年连续选育而成的。因其早熟、丰产、质好、...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63
各国开展辐射育种工作为时尚短,但已取得的成就足以表明它是个崭新的育种方法。据报导,它的独特功能之一可能是在具有复杂的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上,只改变其某一不合意的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64
了解品种的亲绿关系及其性状,有助于种子工作的进展。现根据王太堡农业试验埸历年调查及试验研究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试将宁夏春麦品种作一分类描述,旨在抛砖引玉。遗漏、...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82
一、繁育哪些品种繁育小麦良种的目的,是有计划地繁殖推广经过审定合格的优良品种,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充分发挥良种增产作用,达到丰产增收的经济效果。因此,将区农作物品种审...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仲修,赵景忠,,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73
麦稻两熟,既是双细粮,又能双高产,为我区粮食生产开创了美好前景.据不完全统计,1971年全区麦稻两熟试种面积达4,000多亩,一般两季亩产800斤以上,较好的达千斤以上,并创造了1...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和,赵仲修,,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64
银川灌区盐化土面积较大,据1962年调查统计,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7%。盐化度变幅约为0.1~1.0%,盐分组成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春麦耐盐性较弱,目前只在非盐化土与轻盐化土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