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6
真善美的流淌──记王洛宾和他的歌赵仕枢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两次入狱,在监牢里度过了19年,失去了人生青春年华,失去了爱情,失去了...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1997
在兰州市华林山烈士陵园,耸立着一座纪念碑。这是1985年为纪念牺牲在甘肃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建立的。上面錾刻着经胡乔木、胡绳亲自修改审定的纪念碑文。吴焕先同志...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报刊之友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兰台内外 年份:2008
(一)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5月入伍参军的顾立清,1967年以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到《甘肃日报》担任军管会组长,一直到“四人帮”倒台,1983年离休后到石家庄一个干休......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湘潮 年份:2007
70多年前,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的师生们为校庆排演歌剐《南丁格尔》,同学们一致推荐平时不善言词的黎秀芳扮演女主角南丁格尔。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黎秀芳找来了大量有关南丁......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 年份:2004
说父亲是农民吧,可他20岁时就当上乡邮员,吃上了商品粮,年纪大了又办了退休手续,属邮电系统的退休职工;说他是城市居民吧,他经常同县城附近的农民搅和在一起,老家的乡亲也常...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2
今年5月23日,是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吴华夺老将军5周年的忌日.虽然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几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04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文章,还发表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老年教育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老年教育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金秋 年份:2002
当了20多年的新华社兰州军区分社记者、社长,又从事了10多年党史、军史编写工作的李敏杰,几十年来在新闻采访和搜集历史资料过程中,发现在大西北这块沃土上,洒满了无数共产...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2
我认识的一位老同志前不久患了胆结石。我发现他逢人便说自己的病,那情景真有点像被狼叼走了孩子的祥林嫂。记得一位和尚说过:“人本无病病由心起。心病了,人才有病。”此话虽然......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2005
儿子是个测绘兵。他到西安政治学院上学前,将一些不往学院带的东西拿回来放在家里,其中有个“如意壶”。他妈妈看那壶挺乖巧的,就问他是从那里来的,儿子随意地说:“是那次献...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7
早上,我和老爸正在吃饭,书房里的座机响了,我忙去接听。原来是老爸的好朋友老杨打来的,他向老爸道早安,还说他下午要来城里看戏。接完电话,我回到桌上继续吃饭,老爸问是哪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杰,赵仕枢,, 来源:金秋 年份:2007
老梅愈老愈精神,一树红花发早春,不畏风寒不畏雪,暗香竦影伴松筠。这是著名书画家宫葆诚赠给范明将军的一幅梅花旁款的铭诗。就在梅花吐红的季节,我们在古城西安南郊一干...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杰,赵仕枢, 来源:文史精华 年份:2006
2006年6月23 日,是十世班禅重新返藏52周年纪念日。回首当年,不能不提到护送班禅返藏的范明将军。范明原名郝克勇, 其父郝鹏程是杨虎城的结拜兄弟。由于范明与杨虎城和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杰,赵仕枢,, 来源:文史精华 年份:2007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180师在回撤中奋战受挫,万余官兵只有4000余千人突围,3000余人伤亡,还有3000余人被俘。这是赴朝作战的志愿军损失最为惨重的部队。此事后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杰,赵仕枢,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赵仕枢,李敏杰,,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07
赵寿山曾为国民党西北军高级将领,率部起义后成为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高级将领。解放后,他先后担任青海省和陕西省政府主席。赵寿山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最早可追溯到193...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杰,赵仕枢,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4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一八○师经历了一回“走麦城”。自那以后,一八○师在国内外,特别是在国内的军队中就有了“名气”,而这“名气”似乎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