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 来源:土壤 年份:1978
在丘陵沟垥区,红土新修梯田上采用“丰产沟”耕作法,既改良了土壤物理性状,加速土壤熟化,培肥土壤,又夺得当年粮食高产。是旱地梯田建立高产稳产田的重要途径。“丰产沟”耕...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 来源:新黄河 年份:1954
天水水土保持推广站几年来试验证明了垄作区田是在35%以下的坡地上很有效的耕作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大葱比平作增产35%,玉米增产10%,洋芋增产20%。兹将庄浪县一区义泉乡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1958
1945年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开始测定3°~27°左右坡面的水土流失.由于当时缺乏经验和足够的资料,在测定100平方米(5×20)的隔离地块所设计的水泥积水池容量为3.3立米(高1.6米...
[期刊论文] 作者:Г.П.СУРМАЧ,贾绍禹,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5
水土流失给苏联农业,水利、交通及国民经济其它方面造成极大损失。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应当根据设计单位编制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布设土地防治措施。但是,目前缺少确定坡面侵...
[期刊论文] 作者:栾景仁,贾绍禹, 来源:河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7
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土壤肥力不足,用一般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难度大,效果低。而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技术,无论是生态效益...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栾景仁,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8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邢台县西部太行山在治理的过程中,注意到水土资源的开发,把生产措施作为水土保持措施去抓,既改善了生态环境,控制了水土流失,又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陈肇生, 来源:土壤 年份:1982
坡地修梯田是黄土丘三区一项解决坡面水土流失带有根本性的措施,但产量没有显著提高,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传统的耕作方法在2—3年内难以收到增产的效益,“丰产沟”集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宗周,贾绍禹等, 来源: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作者根据森林水分平衡原理,采用大面积调查、定位观测及必要的补充测试等方法,对河北太行山区现有三千四百零五点三八平方公里的有林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期刊论文] 作者:么凤居,贾绍禹,张德辉,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9
五十年代末以来,冀中平原1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埋有大量古林木.枯枝腐叶层的存在,埋藏木的密度,以及麋鹿头角化石的发现,证明古林木乃是古森林的遗迹.从孢粉分析和~(14)C测定的结果和这一地区古河道分布的情况看,古森林存在于距今7500—2500年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栾景仁,贾绍禹,庞宗义, 来源:河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根据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果、牧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良性的生态农业结构,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是开发低山丘陵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宗周,贾绍禹,栾景仁,高璟, 来源:北京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作者根据森林水分平衡原理,采用大面积调查、定位观测及必要的补充测试等方法,对河北太行山区现有三千四百零五点三八平方公里的有林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期刊论文] 作者:贾绍禹,茅廷玉,王欲忠,陆陈民,,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57
天水地区群众栽培草木樨已近十年。本文根据近年来草木樨在轮作中增强休闲期裸地植被和作为绿肥的肥效的具体表现,作出初步分析以资合理利用的参考。一、休闲期的水土流失情...
[期刊论文] 作者:栾景仁,贾绍禹,李保国,张金柱,庞宗义,薛庆江,郝玉友,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9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肥力不足,用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效益差。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造林,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