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1
传统西方哲学接受了笛卡尔的遗产,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基本构架。在笛卡尔那里,心灵和身体之间虽然存在一个密切的互动,但它们是两个本质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0
20世纪物理学发现被有些人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本文针对这种观点 ,提醒人们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作者并不主张简单套用其哲学理论比附物理学现象 ,只是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15
当代知识论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一直被视为两个重要而又对立的范畴,本文从心灵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二者的理论困境及其破产症结,即无论知识的确证取决于使其为真的外部世界还...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5
推测他人心理状态与知觉自我具有内在的联系,借助自动的、无意识的模仿,我们可能直接体验到他人的内心状态,这得益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似的神经通路。这一发现揭示了感...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3
情绪是普遍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重要精神现象。20世纪后半叶,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情绪在认知中的意义和地位,情感现象及其与其他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当...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4
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技术 ,它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风险是未知的。那么 ,人类是否可以扮演“上帝”———干预自然的遗传构成 ?关于这一合法性问题的争论根植于文化...
[学位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 年份:2001
科学合理性的问题历来是科学哲学所探讨的中心和关键。然而,传统的科学合理性观念显然不能涵盖发展态势日益迅猛的现代科学,在大科学时代,人们越是认识到科学的巨大的社会功能,就......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0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分形学体现的整体思想 :分形不是分解 ,分形元不是粒子 ,这对于清算还原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形论与系统论形成互补的关系 ;分形在对整体进行研究时 ,采...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7
关于认知的研究,从心理学进展来看,20世纪70年代占主导性地位的是认知主义(cogni-tivism),或称为符号的研究定向;80年代兴起了联结主义(connectionnism),或称为网络的研究定...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20
近些年来较为时髦的“实验哲学”存在着如下可疑之处:(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存在范畴混淆和边界模糊的问题,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为认知科学或实验心理学的语词变换,那么,实验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0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于自然观的片面理解 ,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和分离的存在 ,而是与人一体化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马克思着重从人类社会的某一...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5
在20世纪社会科学诸领域中,文化作为解释元,被广泛地用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所研究的诸多问题中,它被应用的范围如此广泛,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现象能够完全摆......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0
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合理性问题 ,或以合理性作为说明其它问题的基础。科学哲学也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几乎是以独立的方式走向合理性问题的研究 ,并把科学合...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7
语言建构论把关注的重心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转移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作用不是表达心理,而是规制心理。话语本身就是社会行动,注重话语分析的心理学家放弃了将“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2010
寓身认知是针对认知心理学的缺陷进行的反思与建构,文章在简要论述该范式核心理念与主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其理论获得认同的神经生物学证据,从而凸显了寓身认知作为一种认...
[期刊论文] 作者:费多益,,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高新技术被人们称为“朝阳工业”,然而,高新技术同时也是高风险的技术。尽管作为日常经验常规化的传统技术也有其潜在的风险,但现代技术产生社会风险的机制和水平发生了根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