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仁岸,, 来源:外国问题研究 年份:2013
本文通过考察有岛武郎在制度论方面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与同时代思想家大杉荣、长谷川如是闲、马克斯·韦伯、罗伯特·米歇尔斯的"跨语境"对话,勾勒日本大正时代知识分子制度观...
[期刊论文] 作者:谭仁岸,,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二战之后,由于极端民族主义的破产以及盟军的强制性改造,民族主义话语在日本成为一种禁忌,但是1950年代初期,三位著名的日本知识分子——丸山真男、竹内好、石母田正——却在...
[期刊论文] 作者:谭仁岸, 来源:天涯 年份:2014
日本哲学家中村雄二郎(1925—)曾在其《制度论》中提出,广义的"制度"包括"习俗、习惯、文化(包含语言体系或感性结构)等人类的无意识规范,亦即看不见的制度",但本文使用的"制度"概念,主......
[学位论文] 作者:谭仁岸,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坂井洋史,谭仁岸,,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3
一前言从18世纪中叶直到明治初期,中国、朝鲜这一“东亚”作为儒教世界观与人文制度的象征,几乎是日本在世界中定位自己、“想象/表象”作为主体的自我的唯一参照系~1。但是,...
[期刊论文] 作者:坂井洋史,谭仁岸,,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7
本文为了确认将“东方”这一封闭又开放的概念引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性,首先梳理了以竹内好、石母田正为代表的日本民族主义论者对世界性或世界主义的批判,然后通过对比...
[期刊论文] 作者:坂井洋史,谭仁岸(译),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3
一前言从18世纪中叶直到明治初期,中国、朝鲜这一"东亚"作为儒教世界观与人文制度的象征,几乎是日本在世界中定位自己、"想象/表象"作为主体的自我的唯一参照系~1。但是,19世纪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