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5
“青青”补正谢芳庆《辞书研究》1994年第2期《替“青青”词条增补义项》(以下简称《增补》)一文指出:“近年来新出版的几部具权威性的辞书,均将‘青青’释为‘菁菁’,草木茂盛貌”,而“...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5
“狼狈”辨释谢芳庆“狼狈”是个古今常用词,故一般词典都予收录,对其词义的解释包括两个内容:(一)兽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广动植·毛》:“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里程碑──评《汉语大词典》谢芳庆《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于1986年下半年开始分卷出版,至1993年下半年全书正文十二卷已经出齐。这部大型词典贯彻“古今...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闲·间·闻谢芳庆近日翻陈寿《三国志》的一种今译白话本,见所引裴松之的一条原注日:“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其中的“闲”字,白话本作了注释:闲,jian,“间”的异体字,义为“离...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闲·间·闻谢芳庆近日翻陈寿《三国志》的一种今译白话本,见所引裴松之的一条原注日:“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其中的“闲”字,白话本作了注释:闲,jian,“间”的异体字...
[期刊论文] 作者:张纯鉴,,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4
【正】 读了《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3年第四期谢芳庆先生的《汉语包孕句问题管见》一文后,我们认为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读者很有启示和帮...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3
刘勰的《文心雕龙》提出了"缀字连篇,必须拣择"的主张;历代的诗话、词话记载了大量锤炼用字的趣闻;古今的文坛流传着许多"一字师"的美谈。这些,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十...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种固定词组,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在言语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稳固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但是,语言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而不断发...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2
有人批抨说,“成语‘望洋兴叹’被许多人误解为‘望着海洋兴叹’,于是‘望×兴叹’的说法就散见于书刊杂志了”,这是“‘望洋兴叹’一词的误用”,“都应改为‘望洋兴叹’...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8
近年来,有牡修辞学论著在谈到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时转引了宋代陈骥《文则》中的一句话:“古语曰:‘黡于在颊则好,在颡则丑,并且解释说:“同是一粒黑痣,如果生在颊上。便觉得美好,如果......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新版《辞海》(下称新《辞海》)问世已经三年了。它作为我国建国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汉语大词典》根据“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纂方针,以形音义的各别体系和形音义之间的组合体系构建成一个错综复杂而又严密完整的网络体系:形音义三位一体、以义为核心、以用......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3
【正】 我国古代典籍中多见“管氏有三归”之类的记载。人们对其中的“三归”说解纷纭,有“娶三姓女”说(《论语·八佾》何晏集解引包咸说),有“家有三处”说(俞樾《群经...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1
【正】 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和百科性词典)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准确的语义信息和百科信息给读者查阅求解,因此释义是词典的核心部分。一般说来,词典编纂者在释义时总是力求盲必有...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00
关于“修”与“”,一些权威性语文工具书的处理颇为分歧,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定“ ”为“修”的异体字,如《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二)定“修”、“ ”为通用字,[1]除“干肉......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2
有人批抨说,“成语‘望洋兴叹’被许多人误解为‘望着海洋兴叹’,于是‘望×兴叹’的说法就散见于书刊杂志了”,这是“‘望洋兴叹’一词的误用”,“都应改为‘望洋兴叹’”...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庆,,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柳敬亭传》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编写者注释:“喅噱,当作喅(yù)噱(jué),大笑不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