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年份:1995
【正】 赴深圳开会前夕,上海市工读教育研究会会长周长根在电话里嘱咐我说:“你利用去开会这一难得机会,务必抽空去看看深圳工读学校。上海还从未有人去过,我们很想了解这所...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5
【正】 《离不开你》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写的一篇角度新,立意高、构思巧,新颖独特的人物特写。文中着意描写的大庆妇女刘桂芬是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似乎并无什么英雄行为,也谈...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中华家教 年份:2016
谢老师:  我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有好动的毛病,这既影响全班的课堂纪律,也影响他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班主任三天两头与我们联系,要我们协助教育。我和他爸软的硬的文的武的都用上了,可还是有劳无功。请问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能治好我儿子多动的毛病呢?  焦急的家长  ......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中华家教 年份:2016
当了一辈子老师,虽已退休多年,但我始终忘不了育人。  批评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一次,在附近的一条马路上散步,路过一小小的日用杂品商店,看到里面半间,老板娘俯下身子,用曲起的食指与中指,边敲坐在矮桌小凳上写作业的儿子,边焦急地大声训斥说:“读小学一年级,连这么简......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2
【正】 作为修辞学的爱好者,在藏期间,我们曾拜藏族兄弟为师,与翻身农奴交谈,开语言调查会;我们深深感到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藏族人民爽朗健谈,妙语如珠。作为思想外衣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年份:2002
小钱在职业学校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异,劳动积极肯干,效果显著,工作勤恳踏实,备受好评.在校内外有人招惹他,他不予计较,有人歧视他,他正确对待,老师说他是好学生,同学说他是...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上海教育(中学版) 年份:1994
方氏创作寓言凡400余篇,其中入选《当代中国寓言大系》11篇,译成《英语阅读指津》60篇,收有他160篇作品的《方崇智现代寓言》已在台湾面世,《中国文学》用英文和法文向全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8
读郭沫若散文诗《银杏》,不禁深深为它的笔轻意重,墨淡情浓所吸引。这篇一千五百余字的散文诗,表现淳朴自然,咏物言志,题蕴给人以不尽的遐想。读着读着,你会自然想到元好问...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读着《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中的一篇篇佳作,一种亲切之感、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作为语文教师,既为同行中人才的涌现而欢欣鼓舞,也为书中的真知...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民主 年份:1990
著名作家胡万春在上海市武夷路凯旋路口,办了一个门面不大的文论书店。对此,有些文朋诗友都颇为纳闷:老胡身强笔健,精力充沛,文思泉涌,正处在创作的颠峰时期,何以有那份闲情...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中华家教 年份:2017
谢老师:  我的儿子从来不收拾自己的东西,用的时候就到处找。就连平时写作业的练习册也经常找不到,或者上学后发现,作业落家里。而且,做事也拖拖拉拉没一点效率。  忘了儿子小学几年级了,我给他检查作业,对错题一道道纠正。可那天,儿子实在不开窍,翻来覆去的题目,一遍......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年份:2008
施鸿鄂,我国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他音色明亮,音域宽广,演唱时热情奔放,光彩耀人。朱逢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她甜美、圆润、亮丽的音色,...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家庭教育 年份:1994
黄佐临先生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著名戏剧家。他耕耘剧园近六十载,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导演了《家》、《陈毅市长》、《中国梦》等百余部戏,可谓蜚声中外,誉满剧坛。然...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2
培养学生的口头议论能力,要紧扣论说文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我在教学《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时,作了如下的安排: 一、我从教学目的出发,先设计了十五个问题: (1)什么是“放...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年份:2008
孙道临,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2007年12月28日,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86岁。生前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在《雷雨》、《日出...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中华家教·幼儿版 年份:2016
作家茹志鹃:发现女儿的写作才能  受到茅盾高度评价的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和女儿王安忆,被称为卓有成就的母女作家。茹志鹃说:“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说王安忆是我培养出来的,这是天大的误解,我哪有这么大本事?其实,作家不是靠家长在家里或老师在课堂里所能培养出来的,必须......
[会议论文] 作者:谢则林, 来源:文化战士天地 年份:2011
<正>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有出息的文学家应当无条件地到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新四军老战士、诗人芦芒,面对火热的生活,他不是当观察员,而是当指战员。新中国建立后,他参加上海作协工作,总爱深入到上钢三厂、汽车轮胎厂、崇明围垦指挥部等单位和部门,......
[期刊论文] 作者:东再方,谢则林,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年份:1990
工读学校是对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挽救的学校。学校从“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立足教育,科学育人”的方针出发,实行严格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使他们在集体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谢则林,曹家正,, 来源:教育科研情况交流 年份:1983
考试的命题权应该属谁,一直有不同意见。自七六年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影响,统测统考频繁,命题权不在教师手中。有的教师为了应付统考,或则猜题押题,或则大运...
[期刊论文] 作者:东再芳,谢则林,,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1989
【正】 工读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矫治教育,要离开学校踏上社会的。根据信息反馈,绝大多数工读生在踏上社会之后,由于得到家庭、社会、企业、机关、学校的热心关怀、积极帮助,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