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卢俊,谢元祥, 来源:核物理动态 年份:1994
实验测量了294MeV20Ne+12C反应中出射α粒子的单举能谱及角分布,用三源模型拟合了实验数据,大角度出射α粒子的实验结果表明了靶核碎裂(breakuP)机制的存在.The single-energy spectra and angular di......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徐树威, 来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胡晓庆, 来源: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份:1989
本文介绍了由微道板构成的透射型定时探测器,得到的飞行时间系统的时间分辨为280ps。并对进一步改善时间特性作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胡晓庆,谢元祥, 来源:核技术 年份:1990
在由微道板构成的一种简洁的重离子定时装置中,采用了时间补偿方法减小时间分散,以半导体探测器为停止探测器时,取得了200ps的时间分辨。...
[期刊论文] 作者:徐树威,谢元祥, 来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王晓明,诸永泰, 来源:核技术 年份:1987
在重离子反应中,气体电离室广泛地用于离子鉴别,这是由于它制造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特别是可设计成不同长度,厚度均匀,相对于半导体探测器而言还有附加的优点,如无辐照...
[会议论文] 作者:诸永泰,胡晓庆,谢元祥,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核物理大会 年份:1988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罗清政,卢俊,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1994
在294MeV20Ne轰击159Tb靶的反应中,用△E—E望远镜测量了10°-150°发射的中等质量碎片(2<Z≤11)的能谱.在后角区(>90°)这些能谱是钟罩型,峰位接近于出射道的库仑位垒.用运动源模型分析了这些能谱,结果说明这些碎片来......
[期刊论文] 作者:徐树威,谢元祥,李占奎,, 来源:科学 年份:1998
近年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重离子束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稀土元素中 Z=0.743N+11.6质子滴线区的两个新的β延发...
[期刊论文] 作者:胡晓庆,谢元祥,徐瑚珊, 来源:核技术 年份:1990
在由微道板构成的一种简洁的重离子定时装置中,采用了时间补偿方法减小时间分散,以半导体探测器为停止探测器时,取得了200ps的时间分辨。In a compact, heavy-ion timing d...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胡晓庆,徐瑚珊, 来源: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份:1989
本文介绍了由微道板构成的透射型定时探测器,得到的飞行时间系统的时间分辨为280ps。并对进一步改善时间特性作了讨论。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transmissive timing det...
[期刊论文] 作者:孙玉树, 谢元祥, 罗懿, 皮启铎,, 来源: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0
本文报导了用降膜法热分解硫酸铵制硫酸氢铵的工艺过程,固体硫酸铵融熔后,经降膜热分解器制取硫酸氢铵,其含量可达90%,收率85%左右。分解器是由高硅铸铁铸造而成,耐腐蚀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占奎,徐树威,谢元祥,马瑞昌, 来源:原子核物理评论 年份:1998
利用与延发质子符合的子核中已知的第一个2+→0+(基态)的γ跃迁来鉴别其β延发质子先驱核的方法已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并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SFC上用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成功地合成与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徐树威,谢元祥,张天梅,李占奎,,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07
首次报道^130Ce、^129Ce和^128Ce的(EC+β^+)衰变纲图,其中包括核素的产生、核素的分离鉴别以及纲图的建立。着重补充了一些重要的技术细节,更新了^129Ce的衰变纲图,并对这些纲图中......
[期刊论文] 作者:徐树威,谢元祥,许甫荣,刘红亮,,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06
分析了^143Dy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数据,对比计算了这两种核的核位能面。从中看到了^143Dy的衰变包括有1/2^+基态和11/2^-同核异能态的两种衰变成分.并且确定了它们的半衰期......
[期刊论文] 作者:徐树威,谢元祥,李占奎,王旭东,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2004
通过重离子引起的融合蒸发反应 92 Mo (40 Ca ,p2n)合成了稀土区未知核素 12 9Pm ,并且配合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利用X 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首次鉴别 .实验观测到了经 12 9P...
[会议论文] 作者:谢元祥,徐树威,李占奎,许甫荣, 来源:第三届中国核学会省市区“三核”论坛 年份:2006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SFC加速器提供的重离子束Ar和Ca分别轰击Cd和Mo,通过融合蒸发p2n反应道生成目标核Tb和Pm。反应产物在靶室的氦气中慢化后,经过氦喷嘴带传输系统被送到低本底区。用X-γ符合方法区分化学元素,把反应产物中属于Tb和Pm的衰变γ挑......
[期刊论文] 作者:谢元祥,徐树威,李占奎,马瑞昌,于涌,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1999
利用171MeV(32)S束轰击(92)Mo靶,熔合蒸发(2n2p)反应合成了(120)Ba核.由氦喷嘴反冲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送到低本底区.位于带子两侧的两个平面型高纯锗探测器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符合测量.经离线数据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