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许顺菊,, 来源: 年份:2016
水稻是人类的主粮之一,水稻育种在注重产量提高的同时,稻米品质改良成为新的重要目标。水稻品质是指稻米和稻谷的质量,研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对提高稻米商品性和改...
[期刊论文] 作者:许顺菊,,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2019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探究性学习模式被许多学校引入到教学工作中,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但这样的模式运用当中仍存...
[期刊论文] 作者:许顺菊,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9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许亮,,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7
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是决定稻米(Oryza sativa)品质的重要基因。本研究在淀粉合成主效基因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测定稻米理化指标和淀粉粘滞性(paste viscosity profile)谱,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许亮,王茜,,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7
为了探究蜡质基因(Wx)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Ⅲ-2基因(SSⅢ-2)等位变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籼型高直链淀粉恢复系CG133R和糯性‘爪哇稻22’为亲本杂交,在其F3群体选择仅在Wx和SSⅢ-2...
[期刊论文] 作者:康翠芳,向珣朝,龙小林,苏文丽,许顺菊,,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5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oluble starch synthaseⅠgene,SSⅠ)和SSⅢ-1以及极限糊精酶基因(pullulanase,PUL)是淀粉合成过程中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为了研究SSⅠ、SS...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付航,吴家富,,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6
糯稻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中不容忽视的产业,糯米是各种传统风味食品、工业化食品和饮料的重要原料,开展糯稻遗传特性和品质研究十分重要。本试验利用过去大面积种植的11...
[期刊论文] 作者:康翠芳,向珣朝,龙小林,苏文丽,许顺菊,,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5
分析了籼型高直链淀粉恢复系CG133R与糯性爪哇稻22号杂交衍生的F2群体的蒸煮品质变异及其与淀粉粘滞性特征间的相关性,以及F2群体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Wxa基因)和可溶性淀粉合...
[期刊论文] 作者:付航,向珣朝,许顺菊,杨博文,王琦,张林,,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6
选取新育成的水稻7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以及经典不育系冈46A进行杂交得到15个杂交组合,分析F1组合性状间的关系探究单株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计算出F1代产量的超亲优势,筛选39...
[期刊论文] 作者:许顺菊,向珣朝,康翠芳,苏文丽,龙小林,杨博文,, 来源:种子 年份:2015
利用籼型(Oryza sativa ssp.indica)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CG 173R为双亲杂交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1F9中的67个单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稻米的RVA谱特征值、外观品质以及表观...
[期刊论文] 作者:苏文丽,向珣朝,徐艳芳,龙小林,康翠芳,许顺菊,,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4
稻米淀粉黏滞性谱(ricestarchviscosity,RVAprofile)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不同水稻品种间淀粉的品质差异,其遗传表现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starchsynthesis.relatedgenes,SSRG)对RVA谱的...
[期刊论文] 作者:苏文丽,向珣朝,徐艳芳,龙小林,康翠芳,许顺菊,,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4
稻米淀粉黏滞性谱(RVA谱)常被用来鉴定水稻种质资源和所选优良株系的食味品质,RVA成糊温度(PT)却不能准确反映糊化温度(GT),校准成糊温度PT m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GT,但PT的校...
[期刊论文] 作者:龙小林,向珣朝,张艳丽,徐艳芳,苏文丽,康翠芳,许顺菊,,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4
从水稻(Oryza sativa L.)育种材料广恢128、粳稻Kitaake、蜀恢955和蜀恢881的复合杂交F2群体中发现了一个簇生穗突变体,该突变体命名为TS(top-spikelet-two-grain mutant).TS最显...
[期刊论文] 作者:许顺菊,向珣朝,康翠芳,龙小林,苏文丽,杨博文,吴家富,,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5
该研究利用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b)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a基因(SSⅡ-3)均相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潜力恢复系CG173R为亲本,经过回交和多代自交,以构建的回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