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一、浙江省瑞列属缘虫病一例 浙江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王炳夫许阿莲 患儿系男性,18个月,浙江省宁波市人。因纳差、每日稀便2次伴米粒状虫体排出约1个月,于1986年2月10日...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概况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根据1980年的调查报告,全世界有12亿人居住在疟区,每年有1.2~4亿人感染疟疾。由于疟原虫和媒介按蚊抗药性的产生与扩大,使疟疾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7
近年来,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者常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虫病、隐孢子球虫病和粪类圆线虫病。其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本文就这4种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作一介...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 来源:实用内科杂志 年份:1986
当前,寄生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估计,仅热带地区就有10亿寄生虫病患者。某些寄生虫病往往不能单纯依据临床表现与病原学检查及时作出诊断和考核疗效。因此免...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炳夫,许阿莲,,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7
患者男性,18个月龄,宁波人。纳减、腹泻与便秘交替,日渐消瘦1月,每次排便时可见5~20个米粒状活动虫体。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粪检未发现虫卵,服过3次驱蛔灵无效。于1983年2月10...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绪琼,许阿莲,,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本文对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不论采用1%或2.5%鞣化红细胞,加入1%正常兔血清(Normal rabbit serum,简称1%NRS)后,可以消除鞣化...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王炳夫,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5
本文报道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染色体的数目为2n=16,n=8。其核型分为三组:第一组,1~2号染色体,1号为大的亚端部着丝点。2号为大的亚中部着丝点,系性染色体,雌性为异配性别(ZW):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炳夫,许阿莲,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6
从1982年以来,我们调查了浙江宁海、乐清、遂昌和临安的淡水蟹体内并殖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并对分离所得的两种并殖吸虫(卫氏和三平正)的囊蚴、脱囊后的后尾蚴和感染动物后所...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周晓音,Donald A.Harn,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1992
用免疫印渍术分析了33例确诊为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和成虫抗原(SWAP)的免疫反应,发现患者血清对虫卵和成虫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7%,而正常人血...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狄德甫,尹金福,,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2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 H.,1910)又称华裔吸吮线虫,首先由Railliet及Henry于1910年在印度狗眼中发现,继在缅甸、日本、朝鲜及我国发现,故有东方眼虫之称。终宿...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炳夫,许阿莲,黄天威,,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4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又称缩小膜壳绦虫,是人体罕见的肠道寄生虫。至今我国只有50多例报告。最近作者在杭州市郊发现1例,并用吡喹酮驱出成虫,现报告如下。Hym...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周晓音,周学章,,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6
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人认识到巨噬细胞(Mφ)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但Mφ在蠕虫感染中的免疫功能直到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蠕虫(例如血吸虫、丝虫和钩虫等)是危害人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阿莲,周晓音,王炳夫,Donald A Harn,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2
用可溶性日本血吸虫卵抗原(SEA)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5株特异的抗日本血吸虫卵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均为IgG_1。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其所识别的日本血吸虫卵抗原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