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光立,,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4
诗词同理而异质,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各臻于善。许芳红博士的新著《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通过宏观勾勒与微观展示,多角度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征宇,,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宋词与宋诗是宋代文学史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前者被视为一代之文学,后者被视为足以与唐诗并驾齐驱的诗国之雄,二者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一个时代中,高度发展的两种文体之......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学海 年份:2011
本文在词学视野下研究陆游诗歌,概括出陆游诗与词存在的三种关系:一是诗境类词境,二是诗句与词句多有如出一辙者,三是翻词意入诗。从中窥探出陆游诗歌中存在的词之信息,并在...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9
诗词同源异流,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济为用。本文通过对姜夔爱情诗词的比较发现,其爱情诗词在创作追求与艺术处理上并无明显区别,表现出极其相似的面貌特征,双方在互动影...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3
诗词互渗现象在宋代的诗话与文人创作中存在非常丰富的材料。本文在疏理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如下几种诗词互渗的表现形式:隐括诗意入词、翻词意入诗、诗句与词句相类、诗词创...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南宋的词体观念已非常开放,词的抒写功能已然与诗歌不相上下。但从题材的表现范围来说,词还是远远小于诗,依然表现出受自身体制局限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学界对唐代诗人的个案研究,已较普遍。据统计,"清编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有240位,大陆自1990年以来,已对其中的150位进行了专题研究,占存诗一卷以上诗人总数的三分之二...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求索 年份:2006
张炎是宋末元初临安词人群的重要代表,他由富家公子而为漂零之遗民,目睹凌烟废堕,阅尽人生沧桑,以词人之敏感细腻之心咀嚼亡国失家之痛,此情此痛从其西湖词中可窥一斑。...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柳永仕途坎坷曲折.他与当时士大夫文人交游甚少,甚至被当时的士大夫文人联手摈斥.究其原因主要有:柳永狂傲的性格不见容于社会;他的价值观、审美观与社会主流的对立....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本文认为杜诗一联或一篇中时空意象与个人老病衰穷之孤独形象所构成的对比效果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来源之一。时空对个人的压迫凸显诗人深沉苍凉的孤独情怀,诗人人格...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时人评及谢灵运山水诗往往以其"又常常拖着一条玄言尾巴"为憾,似已成为公论。本文旨在挖掘谢灵运山水诗之丰富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在与同时期文坛山水诗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8
本文以范成大、陆游、姜夔诗词为中心论述唐宋词对南宋诗的影响渗透,指出南宋诗中存在诗境类词境、诗词如出一辙、诗翻用词意三种现象,认为南宋诗是以晚唐诗为中介而具有词的...
[会议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 年份:2004
诗词同源异流,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济为用。本文在对陆游、辛弃疾、姜夔咏梅诗词的对比中,见出他们的诗词观念,发现当时诗词互渗的一般状况。本文认为陆游、辛弃疾、姜夔...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诗词同源异流,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济为用。文章在对陆游、辛弃疾、姜夔咏梅诗词的对比中,表现出他们的诗词观念,发现当时诗词互渗的一般状况。文章认为陆游、辛弃疾、姜...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学海 年份:2013
本文将姜夔词与其诗学理论同黄庭坚诗学理论与创作比较,具体细致地阐释姜夔词“波澜开阖”之章法、精辟高妙的句法和奇警传神的字法与“江西诗法”的继承关系,揭示出姜夔以“江......
[会议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吟诵是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美的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本文强调吟诵在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吟诵得法,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国诗歌所具有的强烈的声律美,有助于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1
陆游的镜湖诗词在游赏与怀思中,呈现出清绝美、迷濛美、热烈美等几大特点,陆游笔下的镜湖也是隐者与狂者情怀的载体,是其人生失意时的知己。透过镜湖诗词表面的萧散,我们可窥...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宋亡前张炎唱的是爱情欢歌,宋亡后吟的是充满沧桑之慨与禾黍之悲的苦情离绪,词作情调的变化依稀可见词人那难以与人言说的深悲巨痛,于是,张炎的艳情词为传统情词注入了新的因...
[期刊论文] 作者:许芳红,, 来源:求索 年份:2004
姜夔是诗词兼擅的作家,其诗词均偏于一己幽感之表达,诗心与词心的相通无意间促成了文体的融合与渗透,其诗有了词的韵味,其词又有了诗的格调。本文从姜夔诗词所表达之情感特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