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柯文辉, 来源:剧本 年份:1994
许思言临终的请求柯文辉1987年岁末,我在桂林接到许思言(号铁生)兄癌症扩散生命垂危的加急电报,便乘当日下午末班机飞回上海。晚八时赶到他家,他正卧床闭目养神,骨瘦如柴,脸色灰暗,双眉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剧本 年份:1987
[本刊讯]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许铁生同志(笔名许思言)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十一月十日在上海逝世。许思言生前曾为周信芳先生编剧,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新编历史剧《海...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琨,陈琥,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上海著名京剧剧作家许思言先生,于1987年11月10日逝世。他的一生,是秉着一片丹心,为京剧艺术献身的一生。Mr....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1
《三娘教子》销声匿迹已三十年,最近上海京剧一团首先从“艺术仓库”的“积压物资”里翻出来,由老艺人纪玉良和青年演员夏慧华合作上演,引起京剧观众的很大兴趣。这出仅...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7
历史真实与艺术夸张 或问,你对“历史剧”的要求太苛刻了,必求诸史有所据,选题的路子不是太窄了吗?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讲的史有所据,是包括正史、野史、轶事、私家...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追忆往昔京剧全盛时期,领衔曲苑,雄视剧坛。那时流派纷呈、争奇斗异,大有千姿百态、目不暇给之势,足证流派愈多,则该剧种愈兴旺发达。目前京剧处于有待振兴阶段,强调学...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5
提倡继承流派,为当前需要,原是振兴京剧的好事。凡好事,若强调过头,又往往会产生滑稽突梯的东西。世所谓“有利必有弊”,我们既要推奖其利的一面,同时也须戒惧其弊端,将...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上海近些年来舞台上出现的新编历史剧,为数有限,即擅长于演铁马金戈的京剧,此类创作也不多,至于话剧,则更属寥若晨星了。这次上海青年话剧团选中一位业余青年的处女作《...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79
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京剧麒派艺术从此得到再生。今年三月,上海麒派艺术展览演出的剧场门口,观众冒雨通宵排队,盛况空前。当年遭到“四人帮”严...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79
解放后提出改人改戏改制,成绩显著;但后来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摧残,目前的京剧呈现衰落景象,演出质量大大下降,人材所剩无几,大量剧目和玩艺儿失...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去冬,江苏省戏剧学校的老教师新艳秋、梁慧超、蒋慕萍、李宝櫆、费玉策等与上海京剧三团合作演出于劳动剧场。我观摩了梁慧超老师的全部演出,收益良多,爰笔志之。...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6
传统剧目中的史有所据 历来对“历史剧”的定义,存在着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是指史有可据的戏文,广义的为泛指写封建时代的剧目。我个人一直认为:“宁窄毋宽”...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4
回忆童年时,于街头巷尾,到处听到哼京调声,听得最多最熟的是“一马离了西凉界”,“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好一个聪明小韩信”这些唱词。时隔半个世纪多,每闻舞台上...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在京剧界,提起“海派”,有些人未免怀着一种成见,认为她“不登大雅之堂”,低人一等。这是很不公允的。其实“京朝派”也罢,“海派”也罢,“本是同根生”,何分高低雅俗。...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戏德”问题,感触良多。一个剧团的团风好,它的演出质量就比较有保证;就个人而言,“德高兼艺高”的演员,也必受观众的尊敬和爱戴。前年春夏之际,我在二...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5
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已故上海京剧院第一任院长周信芳同志,他的舞台寿命之长,观众数字之多,可算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京剧界罕遇匹敌的一位。他之所以成大器,很值得我们悉...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思言,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2
在这次上海戏剧节绚丽多姿、纷呈异彩的剧目中,以近代史为题材的京剧《谭嗣同》(谢雨青、陈文华、程惟湘编剧,薛沐导演),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戏。写“戊戌变法”,以往舞台...
[期刊论文] 作者:解,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79
六月上旬,上海京剧团编剧许思言同志在一次会上提出,《斩经堂》、《恶虎村》,《连环套》、《四郎探母》这四出长期被禁锢的戏,都是艺术精品,要尽快恢复上演,否则要失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梦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79
许思言同志讲:这几出戏在解放后就被禁锢,有人演过,也只是偷偷摸...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0
在全国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期间,一天晚上,几个戏曲界的同行——史若虚、何慢、范钧宏、许思言、钮骠、刘厚生、方杰、刘乃崇、霍大寿、马克郁、郭永江等同志聚集在西苑饭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