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东宁,许忠淮,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Possibledynamicsofnormal-faultearthquakesintheuppercrustofthesouthpartoftheQinghai-XizangPlateau张东宁,许忠淮...
[期刊论文] 作者:黄雨蕊,许忠淮,高阿甲,谭廷栋,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Study on tectonic stress of Zhongyuan oil field with wellbore breakout data(黄雨蕊)(许忠淮)(高阿甲)(谭廷栋)StudyontectonicstressofZhongyu...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若柏,洪汉净,许忠淮,耿世昌,孙东平,韩月萍,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FieldofverticalcrustaldeformationinNorthChinaandthefeatureofitsdynamicevolution王若柏,洪汉净,许忠淮,耿世昌,孙东平,韩月萍...
[期刊论文] 作者:汪素云,许忠淮,俞言祥,高阿甲,郭瑛,黄雨蕊,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Relocation of microearthquakes in Beijing and its northwest neighbouring areaSu-YunWANG(汪素云);Zhong-HuaiXU(许忠淮...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3
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非副主任:许忠淮李小凡丁志峰秘书:许忠淮(兼) 王彦宾委 员:丁志峰 刁桂苓 王彦宾 王培德 冯 锐 刘启元 陈九辉 陈天长 陈运泰 陈 虹 陈晓非 陈祥...
[期刊论文] 作者:赵书馨,金立刚,,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0
“军人”,戍守国防,他们用“陆海空”筑起了保家卫国的万里长城;“医者”,救死扶伤,他们用仁慈之心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美丽称谓;“园丁”,传道解惑,他们用诲人不倦展示了生气勃...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85
第1期四川六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的特征……………………韩渭宾 席敦礼(1)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汪素云 许忠淮(17)日本海区板块俯冲与...
[期刊论文] 作者:成尔林,庞明虎, 来源:地震 年份:1985
自从沙道夫斯基等人观测到中亚某些强震前压应力轴取向发生90°转动以来,许忠淮等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应力场的方向特征,没有发现唐山大震前后应力轴取向...
[期刊论文] 作者:郝平,吕晓健,田勤俭,傅征祥,陈丹,,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2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3
许忠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毕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国地震活动研究和中国大陆及东部海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0
顾问丁国瑜马瑾马宗晋邓起东石耀霖陈颙周锡元胡聿贤曾融生谢礼立廖振鹏主编陈运泰副主编丁志峰王椿镛许忠淮陈晓非郑斯华闻学泽高孟潭刘新美委员马钦忠马胜利王健王琪王庆良...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1
利用 2 993个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 40 4个 P波初动方向震源机制解和 47个深井孔的孔壁崩落资料 ,编制了东亚地区现今地壳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和应力类型分布图 .按2 0...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地震 年份:2019
1973年美国肖尔兹(Scholz C H)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地震预测的物理基础'一文,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地震预测研究的实践并未证实该论文的科学性。2010年肖尔兹又在Sc...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9
利用岩石样品在失稳破裂前有"亚失稳"现象的实验结果,是不能预测大地震的。作此论断的主要理由是:①大地震与小地震的基本区别是,大地震在初始破裂发生后有一个长时间(几十秒,最长可达几百秒)的断层动态破裂过程,目前还不能预测断层的动态破裂何时会停止,因而不......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6
吸取唐山大地震的教训首先要加强抗震工作。1976年唐山地震是当时河北凹陷地震带处在活动期的加速释放阶段产物。近期印尼弧形地震带的强震频繁,地震资料表明,该带的浅源地震也正处在活动期的应变能加速释放阶段。根据前震活动对强震作短临预测既已获得突破,有......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7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地球物理进展”课程,由工作在第一线的诸多专家授课。课程内容翔实丰富,反映了当前地球物理学科的最新进展。深受研究生和广大学者的欢迎。......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
JGR杂志97卷B8期是世界应力图项目的专辑。该专辑总结了1986年至1990年期间国际合作研究世界板内应力场的新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作了简要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3
引言求解地震学反演问题是一般数学物理反演问题的分析方法在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一般反演问题的提出可表述如下。当人们研究一个物理对象时,首先要选定一些描述对象特征的参......
[期刊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4
图1绘出了中国及邻近地区1976-2010年发生的浅源(震源深度≤60 km)地震的震源机制图,图中所示地震的震级一般都是4.7级以上。由图可看出以下特征:(1)在中国大陆地震最多的青藏高原地......
[会议论文] 作者:许忠淮,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 年份:199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