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少甫,,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0
玉米螟是我省农作物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为害性大,主要为害玉米、高梁、谷子,也可为害大麻、向日葵、小麦等;还有野生寄主艾蒿、苍耳、野蓼等。此虫以幼虫蛀...
[期刊论文] 作者:司胜利,许少甫,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00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处女蛾在资本后1h,其履信息素滴度即显著降低,727h内未见恢复。生测结果表明,烟夜 性信息素合成抑制因子主要来源于雄蛾性附腺。不同日龄雄蛾性附腺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无左光暗......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国,许少甫,等,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光因子对棉铃虫雌蛾求偶行为的影响;第2部分为光因子对棉铃虫雌蛾信息素(Z-11-16:Ald)含量的影响;第3部分为光因子以棉铃虫雌蛾脑因子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常光周......
[期刊论文] 作者:司胜利,许少甫,杜家纬,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04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处女蛾在交配后1 h,其性信息素滴度即显著降低,72 h内未见恢复.生测结果表明,烟夜蛾性信息素合成抑制因子主要来源于雄蛾性附腺.不同日龄雄蛾性附...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国,许少甫,杜家纬,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分为 3部分 :第 1部分为光因子对棉铃虫雌蛾求偶行为的影响 ;第 2部分为光因子对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 ( Z-1 1 -1 6:Ald)含量的影响 ;第 3部分为光因子对棉铃虫雌蛾脑因子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用非正常光周期、间隔光照、不同光质处理棉铃虫雌蛾后 ,求偶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履鸿,许少甫,李国勋,, 来源:东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2
本文报导1974—1980年间利用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几个变种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的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菌效试验结果指出,不同菌剂的1×1...
[期刊论文] 作者:杜智化,杜家纬,周弘春,许少甫, 来源:Entomologia Sinica 年份:2000
胸部点滴亚致死剂量的毒扁豆碱对亚洲玉米螟化学通讯产生明显的干扰作用 ,同时抑制了雌蛾求偶活动和性信息素释放量 ,且剂量越高 ,抑制作用越强 ,但不影响求偶高峰期出现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周祖琳,许少甫,唐贤汉,陆亦农,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0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一年发生一代,是葡萄重要的蛀茎害虫。幼虫孵化后20—120分钟蛀入嫩梢,继而蛀向粗枝,直到下一年羽化。一生在葡萄茎内生活11个...
[期刊论文] 作者:郑桂玲,李长友,张履鸿,许少甫,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nNPV后致死的甘蓝夜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履鸿,白汝娴,叶毓埙,许少甫,, 来源:东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63
1960年我们曾用苏芸金杆菌和苏联杀虫菌粉 3号处理粘虫 3—5龄幼虫,在72小时内未见有因病死亡情况。刘祟乐教授等(1960)用苏芸金杆菌粉(约每克含孢子30亿)1:100—1:1000的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履鸿,谭贵忠,许少甫,李国勋,, 来源:东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79
害虫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可遇到的一类自然灾害,有效地防治害虫以保护农作物,使能获得高产稳产是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组成。黑龙江地处我...
[期刊论文] 作者:董廷宣,杜明增,杜家纬,戴小杰,许少甫, 来源:蚕业科学 年份:1992
桑蟥是桑树害虫中被列为检疫对象的一种,广泛分布在全国近20个省、区。在山东地区,桑蟥为害乔木桑尤为严重,且人工和药剂防治困难,在应用药剂防治时常与养蚕安全有矛盾,...
[期刊论文] 作者:郑桂玲,李长友,张履鸿,许少甫,陈宇飞,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
[期刊论文] 作者:高祖紃,杜家纬,许少甫,戴小杰,符文俊,王梅珍,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1
本研究采用Sephedex LH-20凝胶层析柱分离野蚕性信息素粗提物,获得活性馏份。其EAG值达6.8mv,并具田间引诱活性,平均诱捕率为10雄/天/诱捕器。此活性馏份在气谱上有2个主色谱...
[期刊论文] 作者:司胜利,许少甫,王梅珍,杜家纬,任应党,马继盛, 来源:中国烟草学报 年份:1999
在烟夜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共发现11种组分:Z9-16:Ald、Z9-16:OH、Z9-16:Ac、Z11-16:Ald、Z11-16:OH、Z11-16Ac、16:Ald、16:OH、16:Ac、Z7-16:Ald和Z7-16:OH。各组分在成虫羽化后的日节律和在暗周期中的时节律各不相同。其中烟夜蛾性信息素主组分Z9-16:Ald在1日龄处女蛾中的滴度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高祖紃,丁锡超,楼程富,祁云台,许少甫,王梅珍,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79
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Theophila)属鳞翅目、家蚕蛾科,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广、为害大,近年来在一些蚕区常猖獗成灾。因其主要为害阶段适与夏秋蚕期相遇,给药...
[期刊论文] 作者:李长友,张履鸿,李国勋,许少甫,宋捷,高洪祥,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对影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体内产量的增殖条件研究表明.饲毒龄期是影响病毒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饲毒剂量,龄期与饲毒剂量的组合也影响病毒产量.以4.32×105PIB/幼虫的剂量饲喂4龄初幼......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戴小杰,许少甫,唐贤汉,张泰平,朱育新,王梅珍,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7
The natural sex pheromone of the yellow rice borer, Scirpophaga incertulas is known to consist of 3 components: 16: Ald (Ⅰ), (Z)-9-16: Ald (Ⅱ) and (Z)-11-16:...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家纬,戴小杰,许少甫,唐贤汉,张泰平,朱育新,王梅珍,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7
本文采用单个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色谱、色质联用、触角电位、微化学反应和田间试验得知水稻三化螟性信息素有16:Ald(Ⅰ)、(Z)-9-16:Ald(Ⅱ)和(Z)-11-16:Ald(Ⅲ)等三个组份。据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分析结果表明:腺体中三个组份的比例平均为18.8......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巍,梅树林,武鸿燕,霍云波,宋金柱,席景会,许少甫,赵奎,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5
东北黑鳃金龟幼虫是甜菜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glaseriNC32品系在甜菜苗期防治小区试验表明,每平方米施用线虫100万头,幼虫死亡率可达85.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