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 来源:2008年热固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专家论坛 年份:2008
描述了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在巡航导弹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综述了巡航导弹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国外发展现状和国内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针对国内巡航导弹弹体结构特点的3种复合材...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XUYa-hong, 来源:热固性树脂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魏新, 来源:玻璃钢/复合材料 年份:1996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Nomex峰窝浸渍用酚醛树脂XT-10,研究了树脂的性能,Nomex蜂窝的浸渍工艺及性能等。...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陈静,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7
为了进一步提高Nomex蜂窝的电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Nomex蜂窝浸胶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研究了该树脂体系的组成与性能、Nome蜂窝的浸胶工艺及性能。...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陈静, 来源:1998年全国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研讨会 年份:1998
该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RTM复合材料原材料的发展状况;并对RTM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略作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陈萍, 来源:航空制造工程 年份:1998
介绍了一种RTM复合材料结构件用BMI树脂基体6421,研究了该树脂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固化工艺,同时给出了复合材料的性能。6421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及物理性能,其复合材料能在180℃以上使用。A BMI......
[会议论文] 作者:龚文化,许亚洪,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8
本文测试了自制预浸料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9368在不同温度下的凝胶时间。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定量研究了固化时间对中温树脂体系固化度的影响。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不同固化温度对该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度及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并最终......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秦明, 来源: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使用一种端羟基可溶性聚醚醚酮(PEEK)对热固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结果发现,该可溶性PEEK在加热条件下(约150℃)能够很好地溶解于BMI预聚物中.随着BMI树脂体系固化程度的提高,PEEK和BMI树脂基体产生相分离.PEEK的用量影响固化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益小苏, 来源:玻璃钢/复合材料 年份:2001
本文应用BMI树脂制造出耐温等级为180℃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用管材。并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管材的缠绕及RTM成型工艺、基体BMI树脂的工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亚洪, 益小苏,, 来源: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2001
在传统的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二烯两基双酚A体系中引入硼酚醛结构,以改善传统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硼酚醛结构含量的增加,明...
[期刊论文] 作者:雷渭媛,许亚洪,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研究以估算的最大界面剪切应力,表征芳纶Kevlar49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依据Greszezuk模型和单纤维拔出实验数据估算最大界面剪切应力,研究纤维表面处理和基体改性对界面粘结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雷渭媛, 来源: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1998
该研究用化学接枝法在Kevlar-49的表面接枝烯丙基、环氧基、及改变基体组成等为增强Kevlar-49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界面结合。实验结果发现,该些方法都能显著提高Kervlar-49与BMI树脂的结合力,显著提高BMI/Kevlar-49复合......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雷渭媛, 来源: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十二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 年份:1997
该研究用化学接枝法在Kevlar-49的表面接枝烯丙基,来改变Kevlar-49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界面性质。实验结果发现:Kevlar-49表面接枝烯丙基后,能显著提高Kevlar-49与BMI树脂的结合力,显著提高BMI/Kevlar-49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雷渭媛, 来源: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龚文化,杜姝婧,许亚洪,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2019
以树脂传递模塑(RTM)用6818高温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研究为目的,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黏度实验为基础,采用外推法初步确定了6818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制度。依据双阿...
[期刊论文] 作者:肖刚, 张兴宏, 许亚洪, 来源:玻璃钢/复合材料 年份:2004
采用玻璃纤维、纳米粘土制备复合材料桩钉,测试其力学性能,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溶血性试验研究桩钉的生物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技术保证....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程群峰,益小苏,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引发机制的复合材料圆管件吸能性能,分别在复合材料圆管末端开了引发倒角和引发槽。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圆管件的引发机制与比吸能率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于相...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程群峰,益小苏, 来源: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7
本文研制了一种适合RTM工艺的BMI树脂体系,通过引入单官能团的烯炳基苯酚作为稀释剂降低树脂体系的黏度,通过时间温度黏度曲线和DSC分别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加工性能,对树脂浇注...
[期刊论文] 作者:杜姝婧,龚文化,许亚洪,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2004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自制树脂传递模塑(RTM)用6818高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采用外推法和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6818树脂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通过动态热...
[会议论文] 作者:许亚洪,邢军,益小苏,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本研究应用DSC、红外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的方法,对RTM工艺用环氧树脂3266树脂的固化制度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DSC、红外等测试技术可作为树脂固化工艺确定的参考,但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