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解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年份:2000
[学位论文] 作者:解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年份:2005
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分布及特性研究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分布和特性可以为东北黑土退化机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东北黑土...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 来源:山西教育 年份:2003
一、已知条件开放型1.如图 1,R1和 R2并联 ,已知 R1=10 ,通过 R1的电流 I1=3A,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数据自定 ,求出电阻 R2 的电功率大小 ,以及每分钟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李飒, 来源:农机市场 年份:2020
近两年笔者到美国研修和考察期间发现,在美国近五十年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进程中,条带耕作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技术模式,条耕机具装备品种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支撑着...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笑影,解宏图,,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为了减少北方高渗漏稻田的过量水分流失,利用2001~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水田试验基地开展的稻田土壤阻渗试验,分析了四种处理(包括对照、薄膜阻渗、厚膜阻渗和犁...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李社潮, 来源:农机市场 年份:2020
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有序规范实施,提出并确定适宜不同区域的主推技术模式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根据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等单位在吉...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 李社潮,, 来源:农机市场 年份:2019
美国是世界上保护性耕作研究最早、技术体系最完善、机具装备研制最先进、推广应用面积最多的国家。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土质要不断优化、不能退化&#...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李社潮, 来源:农机科技推广 年份:2020
推广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上升到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从2020年开始,在东北启动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这是一项具有持久性的战略攻击战,政府和农业、农机推广机构等都...
[会议论文] 作者:解宏图,武志杰,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文章概述了包膜肥料种类、制造方法、影响养分释放的因素及其研究开发现状,并展望了国内外包膜肥料开发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LI Wei-fu,解宏图,ZHENG Li-chen,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4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SOM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密不可分,其组成、性质和转化一直受到...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王影,李社潮,, 来源:农业机械(上半月) 年份:2020
提出免耕播种机处于快速增长期;对农机展上免耕播种机参展情况进行简述.重点对10种免耕播种机从基本结构、功能性能特点、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述....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付时丰,张旭东,王晶,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3
本文阐述了土壤有机质(SOM)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特征,包括有机物质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化学稳定性,探讨了通过分子特征,即元素组成、功能团、分子构像;有机...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兰, 孙彩霞, 强者, 解宏图,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20
在“南养北移”的布局下,辽宁省畜禽数量快速增加,2019年近7000万头生猪当量,2020年近亿头。传统畜牧养殖业快速转型进入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数量、集中度猛增给辽宁省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风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种植业关系不紧密问题加剧,规模养殖发展使得“种......
[期刊论文] 作者:郑立臣,解宏图,张威,张旭东,, 来源:生态环境 年份:2006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可利用性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粉碎还田、覆盖还田、高茬还田)对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晶,解宏图,朱平,李晓云,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3
土壤有机物质的活性成分是对土壤养分、植物生长乃至环境、大气和人类有影响的有效物质.在现代土壤研究中,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繁多术语和应用指标,但是它们的内涵尚为混乱,其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宁,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1
木质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芳香族化合物,是土壤中非常稳定的有机组分,也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循环的重要物质,因此,研究木质素在农田土壤中的积累对于土壤碳素的循环过程以及土壤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立臣,解宏图,李维福,,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土壤中加入无机氮肥和玉米秸秆对无机氮转化的影响。在田间秸秆不同还田处理的土壤中加入氮肥(硫酸铵)培养,初期土壤NH4...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福,解宏图,郑立臣,,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8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SOM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密不可分,其组成、性质和转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SOM的组成、结构、存在方式的复杂性,对SOM的研究一直与其分组技术相......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连峰,蔡延江,解宏图,,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7
在中、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土壤冻融交替现象普遍存在.冻融作用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微生物性状,影响土壤的氮素转化过程和强度,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增多,使冻融区土壤成为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冻融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解宏图,李维福,郑立臣,,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8
通过对东北黑土区不同地点、不同层次的土壤样品的分析,探索活性有机碳(轻组有机C,N、颗粒有机C,N和易氧化有机C,N)在东北地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C、N含量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C、N含量减少。说明纬度低的地区,活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