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祁,,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
[学位论文] 作者:邬志荣,,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年份:2006
本文回顾了八角科(Illiciaceae)的分类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八角科及其近缘类群[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和木兰科(Magnoli...
[期刊论文] 作者:林祁,邬志荣,钟学敏,杨志荣,,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0
对产自东亚的八角科八角属八角组的5种植物和八角茴香组的13种1亚种植物,共43个材料做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报道它们的木材解剖特征。因八角科植物木材为散孔材,单管孔,导管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林祁,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1998
湖南八角科植物有10种1亚种。分布于44个县,多生长于海拔600-1600m的山财湿润常阔叶林中。本文依据湖南八角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韩子睿, 商丽媛, 魏晶,,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04
探索了长三角科创圈区域科技创新治理的路径。分析表明,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骨干,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圈,共同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创...
[期刊论文] 作者:黄建梅,刘慧,杨春澍,叶纪沟,薛云,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0
角科植物 70 %的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东部 ,仅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的果实和地枫皮 I.difengpi树皮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 ,其它多为民间用药。因八角科植物果实...
[学位论文] 作者:林祁,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1997
该文主要根据对收藏于111个标本馆的万余份世界范围八角科植物标本研究和野外考察,结合叶表皮、叶脉、木材、种子、花粉、细胞染色体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对世界性八角科植物作...
[期刊论文] 作者:梁桂友,温放,韦毅刚,, 来源: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份:2012
对广西的野生八角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现有野生八角科植物11种,大多数分布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内。经过对广西八角科植物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初步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孙雪阳, 潘晓芳, 陈翠湖, 闭冬玲,,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介绍了八角科植物的分类系统,该科单属,即八角属,分为八角组Sect.Illicium和八角茴香组Sect.Cymbostemon2组共34种,我国有25种。同时对八角科植物的植物学分类、地理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本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本文通过对国产八角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首次确认国产八角科有28种,2变种(包括作者先后发表的3新种:地枫皮,假地枫皮,闽皖八角),1新交种:(百山祖八角),1个新等级,2...
[期刊论文] 作者:阎汝南,杨春澍, 来源: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年份:1996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十二种八角科植物果皮及三种树皮中的元素含量,并对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及对入角科植物所含微量元素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方向明,赵后斌,刘文倩,郑必平,谈建中,,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目的]探讨八角科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顶芽为研究对象,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调查了培养基组成及抗褐化剂对顶芽茎尖存活和生长发...
[期刊论文] 作者:黄建梅,叶纪沟,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0
角科植物70%的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东东部,仅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的果实和地枫皮I.difengpi树皮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勒其它多为民间用。...因八角科植物果帝形态多相似,含较强毒改天民分,为保证用药安全...
[会议论文] 作者:胡岩;段天璇;曹枫;于继平;黄建梅;, 来源: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八角科植物果皮化学成分的特点以及部分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八角科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发八角科植物资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探讨其在八角科植物分类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方向明,赵后斌,刘文倩,郑必平,谈建中,, 来源: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份:2012
[目的]探讨八角科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顶芽为研究对象,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调查了培养基组成及抗褐化剂对顶芽茎尖存活和生...
[期刊论文] 作者:方向明,阚雪芹,刘文倩,王海玲,苏媚,谈建中,,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目的]探讨充分利用八角科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苏州地区的珍稀八角科植物“孩儿莲”为材料,就其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文倩,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1
角科(Illiciaceae)植物为单属科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枝叶具有香气,春季开红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其果实大多有毒,园林绿化应用甚少。但有报导认为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目的]探讨充分利用八角科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苏州地区的珍稀八角科植物"孩儿莲"为材料,就其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
[期刊论文] 作者:胡岩, 段天璇, 曹枫, 于继平, 黄建梅,,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04
目的:研究八角科植物果皮化学成分的特点以及部分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八角科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发八角科植物资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探讨其在八角科植物分类以...
[期刊论文] 作者:孙雪阳,潘晓芳,闭冬玲,陈翠湖, 来源:广西林业科学 年份:2011
介绍八角科的分类系统,对其异名现象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其地理分布、形态鉴别、表型差异等亲缘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