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曹峰,,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7
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上古史等领域均有很高的成就,为学界所公认。2007年3月,应文史哲编辑部之约,裘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在访谈中,裘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学...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7
裘锡圭 1935年生,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黄耀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以《文字学概要》中反映的会意观为对象,剖析了裘锡圭的会意思想的内涵、分类及其由来,比较了其与唐兰会意观的异同,评析了其优点与不足。Taking the concept of conceptio...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裘锡圭“三书”说在本质上仍是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封珊,, 来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9
不少学者对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进行过评介,而书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和隐藏在背后的文字观常为人所忽略,因此本文把关注点聚焦在裘锡圭先生的文字观及方法论上,试图从...
[期刊论文] 作者:韩孝英,,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2011
裘锡圭先生是中国文字学学术上的一位重要学者,他对甲骨文的研究方面,甲骨文的简介概况、释甲骨文、对殷墟时期的制度和阴虚人的风俗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Mr. Qiu Xigui is...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裘锡圭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力求做到比较全面地掌握资料,尊重但又不囿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能注意地下发现的古文字...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传瑜,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2017
内容摘要:裘锡圭先生的大著《文字学概要》一书对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影响巨大。其中在“汉字的性质”一节中,裘先生指出“汉字不应该简单地称为“语素文字”,而应该被称为“语素—音节文字”。...关键词:汉字的性质 语素—音节文字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一.确定汉字性质的两种标准及...
[期刊论文] 作者:张涌泉,,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3
题记:裘锡圭先生是当代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不仅精于汉字学、殷墟甲骨文、战国文字和汉简的考释,也善于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传世文献,在校读先秦和秦汉...
[期刊论文] 作者:任攀,李霜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3
刘钊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出版公司联合举办的《裘锡圭学术文集》新书发布会今天在这里举行。首先,我代表复旦大学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杨敏,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2018
本文以唐兰先生和裘锡圭先生所提出的"三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宇灿,, 来源: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2015
裘锡圭归纳了“三书”的来源,在‘三书’之各书下又分了若干小类和次小类,并落实...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1992
《书品》1989年第2期发表了萧楠同志《关于〈小屯南地甲骨〉之体例及其相关问题——答裘锡圭同志》一文,对我在《书品》1987年第3期上发表的《读〈小屯南地甲骨〉》作了...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文物 年份:1999
本期刊发的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一文,将以往学者们释为“廿祀”或“廿司”的卜辞,重新考释,得出了“廿”应为“曰”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7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刊出了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孙子·用间〉校读一则》一文。文章刊出后学界反响很大,根据学者的反馈,裘先生续写了“追记”部分。今特刊出...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7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刊出了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孙子·用间〉校读一则》一文。文章刊出后学界反响很大,根据学者的反馈,裘先生续写了“追记”部分。今特刊...
[期刊论文] 作者:庞光华,王海婷,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老子》中的“无为”的“为”的读音问题曾在学术界引起讨论,是去声的介词还是平声的动词,学术界观点不一.裘锡圭先生在其长篇论文中认为这个“为”要读去声,是介词,表示目...
[期刊论文] 作者:刘钊,,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3
裘锡圭学术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的编辑出版规划起始于2007年底,这是我上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经过中心师生近5年的不懈努力和...
[期刊论文] 作者:裘锡圭,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4
《汉语俗字研究》序裘锡圭张涌泉君是亡友郭在贻先生的学生。他从郭先生和蒋礼鸿等先生治俗文字学有年。不久前远道寄来所著《汉语俗字研究》稿本,要我在书前写几句话。我是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