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47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袁本良先生以洒脱的步履在祖国大地上行游,给当代读者奉献了数以千计的行游诗,这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这些诗作不是宏大的叙事,仅仅是一个宁静淡泊的当代学者个人化写作,但...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袁本良教授历时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创作了2000余首古体诗词,给我国当代诗坛留下许多名篇佳作。他诗歌创作善于想象,常借助用典、移情描写、蒙太奇手法等来激发想象,达到化...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7
“者”“所”“之”在句法转换中的作用──读《中国文法要略》的思考之二袁本良“者”“所”“之”三字的功能性质和用法特点,在语法学界一直是倍受关注而颇多歧见的问题。吕...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良明,,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章论述袁本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一、传统经典语法著作的现代意义"新"分析;二、古汉语语法专题的另视角"新"分析;三、语料翔实,继承朴学传统;文风朴实,显现学...
[期刊论文] 作者:钱理群,
来源: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书是我与贵州大学中文系袁本良先生合作的结晶,最初的动因完全是出于友谊的纪念,不想认真做起来,就逐渐发现了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我与本良从70...
[期刊论文] 作者:钱理群,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21
今年4月2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举办了“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以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主持,钱理群、戴明贤、袁本良、...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5
...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03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上古、中古文献“之于”句用例中存在大量排叠形式和譬况用法 ,说明议论性是“之于”句鲜明的语用特色。这一语用特色是与其句法结构、语义结构的性质密切相关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马氏文通》中关于句子语义结构的大量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书语法体系的特点。文章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试图从语义成分、语义关系、语义结构类型,以及语义结构与句法形......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4
从语义层面对古汉语中"寡人之于国也"一类句子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种话语形式的语义特点和表达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注重语义语用分析 ,是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一书的显著特点。本文从句子整体格局的分析、句子构成成分的分析、句法结构转换的分析三个方面 ,对此书上卷《词句论》中有...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8
"介词省略"说在古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影响甚广。近年来有学者对这种说法提出批评,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提出"取消介词结构"的主张。文章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论,认为:对于"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0
文章以《左传》语料为例证,对古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进行类型分析。根据语义关系的特点,将古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划分为"行为态"、"性状态"、"存现态"和"联系态"等类型,并对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6
安顺屯堡方言的研究应该包含本体性研究和投射性研究两个层面。目前相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通过分析先秦至宋代一些典籍中的“否”字句,探讨“否”字句的结构形式、配置意义及语用功能。可以进一步认识古汉语“否”字的语法特点及其衍化规律——“否”字的性质关涉以......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85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是自然法则,任何人不能幸免。尽管人们忌讳说出“死”这个语词,但在交际中又不得不提到“死”这件事情。为了避开“死”这个字眼,人们选用了一些婉曲...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04
本文试以名词状语句的分析为例,说明古汉语语法研究中语义结构分析的重要性.文章阐述语义结构分析中有关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义关系的一些问题,并讨论语义结构分析法与变...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本良,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的修订本问世已经六年了。修订本比六十年代的初版本内容更为丰富,质量大有提高。不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仍然存在着不少疏失之处。现不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