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 年份:2009
本文重点考察德国近代文化哲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的社会美学思想,并试图从中引申出一条思考当代社会审美现象的特殊途径。齐美尔提出的“社会美学”是一个具...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东南传播 年份:2017
中国海外形象的传播和流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讨数百年来国家形象流变背后的机制问题,对于客观认识中国海外形象的多面性、复杂性,把握基本的形象构建原则,是一项...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年份:2017
从具体文本来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更多一点"经权"之论,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则更倾向于"时势"之辨。尽管两份讲话的立足点有所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8
从特定的解读意向出发,我们试图对《老人与海》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还原解读,即在整体上把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的过程视为一次原始人的捕猎行动,定向揭示老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7
1989年,王朔的长篇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在《钟山》杂志第4、5、6期连载发表。200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王朔文集》,收录该作品及《王朔自选集》《随笔集》等共10种。从他...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审美从来都是一种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展现,体现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既有精神性又有交往性的心理需求。因此,不同的社会阶层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意向和审美内涵;人们也...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9
在宗教救赎和审美解放之间,德国文化哲学家齐美尔看重的是宗教审美化(或审美宗教化)的“第三条道路”,一条既注重个体灵魂成长也不否定审美感性享受的综合道路,它既不与当代乐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2012
从公共部门的视角出发,全体公民享有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即最大程度实现了其在特定阶段的有效性。而对全体公民而言,任何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在文学意义上,东莞是可读可写的,但并非任何读写都能"说出"她自己,她向某些读写敞开,也向某些读写关闭,她一直在努力"说出"她自己,但不是作为话语的目的,而是作为话语的"出口"和"管......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审美趣味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以往的研究一般从文化政治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解说成因,而我们试图从“身体经验”这一新的视角予以再诠释。并......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11
根据本人有限的阅读经验判断,中国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日益散发出一种意义的焦虑。所谓“意义的焦虑”,是指创作者在创作之先就被各种或大或小、或隐或显、或新或旧的历史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7
没见过重木。他于2014年写的《陌生人日记本》《无人之地》,2015年写的《雨轻轻地落在城市上》《托尔斯泰先生》,2016年写的《爱是这么短》《看向深渊》《久日边缘》《你听说过...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治理现代化研究 年份:2018
摘 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本文认为,对于文化自信,要摆脱一些思想上的误区,充分理解和认识文化自信的真正内涵和战略意蕴。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是文化自觉,基本态度是开放包容,基......
[学位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4
本文重点考察德国近代文化哲学家齐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的社会美学思想,并试图从中引申出一条思考当代社会审美现象的特殊途径。   齐美尔提出的“社会美学”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11
根据本人有限的阅读经验判断,中国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日益散发出一种意义的焦虑.所谓“意义的焦虑”,是指创作者在创作之先就被各种或大或小、或隐或显、或新或旧的历史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2016
习近平提出的共同价值思想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创造性地转化后者。这种转化既表现在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表达,也呈现为它是对西方普世价值论的内生性回应。然...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9
冉正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纸房》①、中短篇小说《奔命》、《飞鼠》和《露草珠花》②,均在文坛产生了影响。他以刻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活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6
题记:愿为磨刀石,使刀锋利。——贺拉斯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本人在大量阅读东莞作家年度作品的基础上,撰写了《东莞文学备忘录:2013-2015》年度评述文章,共约六万字。按照...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13
如果莫言没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底蕴,没有鲜明、厚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就没有办法在高密东北乡那个血腥、纷乱、戏谑、乖戾的文学王国自由穿行,他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就...
[期刊论文] 作者:袁敦卫,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7
没见过重木。他于2014年写的《陌生人日记本》《无人之地》,2015年写的《雨轻轻地落在城市上》《托尔斯泰先生》,2016年写的(锾是这么短》《看向深渊》《冬日边缘》《你听说过一个叫雾山的地方吗?》八部短篇,既呈现了重木对于世界的部分理解,也帮助我间接地辨认和读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