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洪峰,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6
释《朱子语类》中的“撮”“绰”──兼与袁庆述先生商榷何洪峰读了袁庆述先生《〈朱子语类〉方言俗语词考》(载《语文研究》1990、4,下文称作“袁文”)很受启发。不过,文中所释《朱子...
[期刊论文] 作者:何洪峰, 来源:武当学刊 年份:1994
读了袁庆述先生《朱子语类·方言俗语考》(载《语文研究》1990.4,下文称作“袁文”)一文,很受启发。但文中所释《朱子语类》(下文写作《朱语》)中“撮”的意义似可商榷。...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7
《汉书》标点疑误袁庆述因工作关系,最近细细地读了《汉书)九十四卷(匈奴传)至一百卷(叙传),发现很有一些地方的标点值得推敲,故随手作记,写成数十条。不敢说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确,所以只...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4
《声律启蒙》为我国影响深远的传统蒙书之一 ,近年来各出版社曾屡屡重印 ,所用版本大都是墨耕堂藏本 ,此书曾经修订 ,有注 ,然原文及注解讹误甚多 ,重印时均未加更正。本文利...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7
最近,受友人之托,校勘整理了两本由吾乡先贤所编撰的书:一为魏源《皇朝经世文编·礼政》(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其底本为道光七年刊本,主要校本为光绪十二年盛氏思补楼重校本;一为......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正】 《楚辞》素称难懂,前人号之曰“恢奇奥衍”、“语意杳冥”,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好用楚语”,即用楚方言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择取十字以“楚声”、“楚地”...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0
文章以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海内孤本《唐音统签》之“癸签”部分与各通行整理本相校,指出了一些讹误,并以理校的方式指出了一些各本(包括故宫本)均误的地方。...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章介绍了叶德辉的一本重要的版本目录学著作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就和不足 ,充分肯定了该书在版本目录学史上所起到的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叶德辉对于湘剧发展的贡献,一是整理刊刻了《双梅景闇丛书》,为戏剧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二是组织和建设了长沙湘剧演出史上规模最大的湘剧戏班同春班和湖南第一所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3
叶德辉(1864~1927年),字奂彬(亦作焕彬),号直山、郋园,自称是宋代诗人叶梦得“茅园派裔孙三十八世”(《石林遗事》,载《郋园全书》)。...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3
【正】 1.0 日语中常用汉字共1945个,除去37个只有训读的字,剩下的 1908个字均有音读。关于这些字的日语音读与汉语读音的对应关系,已有人作过一些研究,但大都是从日语教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3
十则笔记中,与训诂有关的四则、与古书校勘有关的三则、其他方面的三则。其内容或提供新材料,或提出新解释,或纠旧书之误,或清误解之源……均为有据而发。...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1
本文利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元至正年间的《冷斋夜话》和四库抽毁本《书影》与目前的通行本相校,纠正了通行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1
【正】 《近代汉语虚辞辞典》付梓在即,虽积稿盈尺,似仍有限于体例而言犹未尽者。今简择数条。略加申述。 [无] 词缀。加于“万”、“千”等数值较大的整数前,表示超过此数。...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8
文章从史的角度,分析了清末民初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叶德辉在文字学方面的著作,认为他的研究虽涉及到一些出土材料,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严格的古文字研究,从整体来看,仍属于《说文》......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89
【正】 《说文·五下·久部》:久,从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周礼》曰:“久诸墙以观其桡。”段注:“盖久本义训从后距之,引申之则凡距塞皆曰久。”又云:“《考工...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7
通过对《唐诗三百首》所收格律诗的分析,对“拗救”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并特别提出:所谓的“孤平拗救”,并非因救“孤平”而产生,它是自然筛选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联绵词有一些特殊用法,与它被公认的一些性质抵牾甚多,如拆开使用或单用一字来表示整个联绵词的意义(《诗·邶风·燕燕于飞》:“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王逸注:“豫,犹豫也。”),或将联绵词的两个音节颠倒先后次序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0
《邶风·燕燕》 ,齐鲁韩毛四家解释各异。本文从考证诗本事入手 ,继而以帛书就《燕燕》诗所发议论与之相对照 ,证明帛书所引为《鲁》《齐》之诗。...
[期刊论文] 作者:袁庆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0
【正】 【保山】媒人。《辞源》释为保人,(?)。《金瓶梅词话·九十一》:“(月娘)便问孟二姐:“奴有件事儿来问你,外边有个保山媒人,说是县中小衙内清明那日曾见你一面,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