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熊凤麒,王正银, 来源:色谱 年份:1996
一些土壤和有机肥中氨基酸测定方法研究袁吕江,熊凤麒,王正银(西南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重庆630716)(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重庆630716)关键词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土壤,有机肥1前言我国耕作土含氮量为0...
[学位论文] 作者:袁吕江,,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以合成鱼腥草素的分子结构为模型化合物,首次系统合成了丁酰乙醛亚硫酸钠(HOU-C4)、己酰乙醛亚硫酸钠(HOU-C6)、辛酰乙醛亚硫酸钠(HOU-C8)、癸酰乙醛亚硫酸钠(合成鱼腥草素,HOU-C......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 来源:农业科技情报(西南农学院)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对木瓜在储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瓜在室温(25~28℃)时能保存14 d,此时果肉软化、多汁,果肉的颜色基本不变,但果皮则由绿变黄;维生素C下降达10%,胡萝...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袁吕江,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09
近年来在化工制药类专业中新增加了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结合我院化工制药专业的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任巧,袁吕江,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药物合成反应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制药工程人才的培养及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针对目前药物合成反应实验课程中存在的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叶小利,袁吕江,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08
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和创新性实验等,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熊凤麒,袁吕江,,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应用我们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米中 V_E 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1%以上,不同小米样品的变异范围为0.75%~2.9%。...
[期刊论文] 作者:张贵川, 袁吕江,,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2009
许多来自于动物或植物的蛋白在体内或者体外可以释放出具有某种生理活性的肽。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调节血压、抗菌、抗肿瘤、降胆固醇、增加矿物质吸收、免......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陈宗道,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微胶囊化技术能有效地防止易吸湿食品物料的吸湿。其效果取决于囊壁材的亲水能力。吸湿物料混合后,吸湿能力增强,经微胶囊化后,其吸湿能力明显降低。...
[期刊论文] 作者:熊凤麒,袁吕江, 来源:营养学报 年份:1993
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用1:1(V/V)的石油醚:乙醚研磨提取,提取液在45℃水溶中蒸干,用正己烷溶解残留物,经μBondapakC18柱,以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450nm下进行检测。β-胡萝卜素的保留时间为13.71min,回收率为94.1%~102.2%,重复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小康,李琼,袁吕江,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药物合成实验本科教学是药学专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实验课的开设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
[期刊论文] 作者:石光森,袁吕江,,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本文叙述了忠县肥料区划分区的原理和方法。据此将忠县分为6个主区,14个亚区。指出了各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各区化肥有效施用的建议和有机肥发展的方向。This article...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陶谦,M.A.GBONGUE,何红梅,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对木瓜在储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瓜在室温(25~28℃)时能保存14 d,此时果肉软化、多汁,果肉的颜色基本不变,但果皮则由绿变黄;维生素C下降达10%,胡萝...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李学刚,何红梅,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4
鱼腥草素同系物 (烷酰基乙醛亚硫酸钠 )的浓度增加以及鱼腥草素同系物碳原子数增加都提高小鼠的碳廓清指数K ;同时 ,还使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增加 ,且随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顺...
[期刊论文] 作者:左华,袁吕江,张保顺,,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2009
在《波谱解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课件的制作、学生的练习题形式和考试方法予以改进,以及增加学生实践课程提高其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期刊论文] 作者:阎高峰, 李学刚, 袁吕江,, 来源:粮食与油脂 年份:2006
该文报道对木犀草素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添加量以0.02%为宜,其效果与同剂量BHT相当,比同剂量茶多酚抗氧化效果好,还原能力和消除羟自由基能力均比茶多...
[期刊论文] 作者:袁吕江,李学刚,何红梅,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4
本研究测定了鱼腥草素系列化合物己酰乙醛、辛酰乙醛、癸酰乙醛和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纳的表面活性 ,求出了其临界胶团浓度 (CMC) ,CMC对碳原子数作图为一直线 (R2 =0 .995 )...
[期刊论文] 作者:熊凤麒,袁吕江,吕才有, 来源:色谱 年份:1993
儿茶素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茶叶中含量较高。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儿茶素类物质除了具有直接的抗衰老作用外,还有诸多的保健作用:(1)可抑制亚硝酸胺的形成,亚硝酸胺被认...
[期刊论文] 作者:李逐波,叶小利,袁吕江,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4
以氢氧化钠水解合成鱼腥草素类药物,然后用乙醚提取,除去乙醚后,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样和组织样品中药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碱水解后合成鱼腥草素,形成共轭双键的烯醇式烷酰乙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