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建, 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年份:2006
袁兆鼎(1926~),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获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04所研究员,从事导弹研制的计算工作,在导弹研制中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袁兆鼎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读中学时,因交不起学费,只得半工半读,勉强完成中学学业,毕业后做小职员,因病早逝,母亲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袁兆鼎从小...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传灼,张天德,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90
0 引言在《抛物型方程的网格积分法》(B.K.萨乌里耶夫著,袁兆鼎译)一书中,对已给出了三个差分逼近式[(3.40),(3.42),(8.31)]。如果时间步长取τ,空间步长取h,且τ与h~2同阶时...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中国数学杂志 年份:1951
本文共分四节,前两节是解决算术中为什么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问题,只需要算术知识,后两节是讨论演算规则可以有多少种方法来规定的问题,需要很少集合论的知识。只看前两...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1999
对二维发汗控制方程建立了直线解法,可用任何解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方法求解。对固定边界(非烧蚀) 和活动边界( 烧蚀) 情形分别进行讨论。在某些假定下给出了直线法的收敛性......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1999
傅先生是我尊敬的恩师.我从一个不懂事的青年,成长成一个能为国家国防科研事业做了一些工作的人,这和傅先生的教导和榜样的力量有很大关系.自大学三年级起(1948),傅先生来数学系任主......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1953
讀過數學通報1953年1—2月號42頁—44頁“對初中算術課本的一些意見”一文後,認爲絕大部分是適當的,但有幾點問題,還有商榷的必要: 1.同意文中“3”所述,講“加法基本定律”...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50
中國数學會自一九三六年在上海成立以來,到現在已有十四年的歴史。抗戰時期在後方的新中國數學會和勝利後的中國數學會是一脉相傳的。十數年來,該會刊行了中國數學學報和数...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 来源: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年份:1980
一、下山法 高次代数方程 f(z)=α_0z~n+α_1z~(n-1)+…+α_n=0 (1.1)求根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下山法,这里α_0,…,α_n是实数或复数。 令z=x+iy,代入(1.1),分离实部和虚部,得...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杨学实,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份:1996
本文主要诗他发汗控制问题的直线解法,对该问题的固定边界和活动边界情形,采用线方法分别空间离散化,得到两组常微分方程组,并且用隐式Euler方法对上述发汗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学仿真,得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学实,袁兆鼎,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份:1992
本文提出二维加热且具有表面烧蚀的发汗控制物理模型。利用热层内微元能量平衡的原理,推导出活动边界分布参数控制方程式。给出了第三边值条件。得到了控制参数不仅出现在方...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秋,袁兆鼎,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份:1990
本文给出了求解线性三对角方程组的解耦分解方法,并讨论了在计算机上求解的复杂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解耦分解方法是有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MIMD...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秋,袁兆鼎,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份:1991
本文通过对W.L.Mirankey和W.Liniger构造的并行Runge—Kutta算法格式的分析,指出他们对收敛阶的结论是不充分的。同时我们给出了一类新的二阶并行Runge—Kutta算法格式,并分...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秋,袁兆鼎,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1996
本文给出了一类数值求解常数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并行算法,该类并行算法适用于MIMD型多处理机系统,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数值稳定性,此类并行算法对Miranker和Liniger1967年提出的一种构造思想做了圆满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宋晓秋,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03
讨论了常微分方程与代数方程求根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常微分方程的解与代数方程根的一种联系关系,通过这种联系借助于常微分方程的求解,给出以大范围的初值求出代数方程全部实根的一种方法。还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几种具体数值求根算法,并对其中的一些有意义的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С.А.索伯列夫,袁兆鼎,,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1956
精密机械和計算技術研究院(?)設計的快速电子計算机“(?)”已經在苏联科学院工作了三年多了,計算机是科学家進行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它使科学家以完全新的方式去接近物理、...
[会议论文] 作者:毕和平,费景高,袁兆鼎, 来源:全国第三届计算数学年会 年份:1985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秋,刘德贵,袁兆鼎,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份:1992
本文直接从并行计算的观点出发,构造了一类适用于多处理机系统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块异步迭代并行算法,并对其收敛性条件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分析结果充实并完善了这一领域...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学实,袁兆鼎,徐燕侯,, 来源:自动化学报 年份:1993
本文给出二维加热且具有表面烧蚀的发汗控制数学模型。采用时间跨半步的交替方法,将二维活动边界分布参数控制方程差分化,得到三对角方程组。对电磁炮弹飞行进行数学仿真后表...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秋,袁兆鼎,刘德贵,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份:1990
本文给出了求解线性三对角方程组的解耦分解方法,并讨论了在计算机上求解的复杂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解耦分解方法是有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MIMD...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兆鼎,谢亚军,刘德贵,杨学实,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份:1996
本文主要讨论了发汗控制问题的直线解法,对该问题的固定边界和活动边界情形,采用线方法分别空间离散化,得到两组常微分方程组,并且用隐式Euler方法对上述发汗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学仿真,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