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7
酶工程与有机合成袁中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酶工程酶催化有机合成光学拆分分类号O629.81酶工程和酶在非水介质中的催化1.1酶酶,一大类以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催化剂.具...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年份:1986
人工器官的研究是为了探寻和设计可以承担和替代人体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功能的各种装置,作为治疗急性器官衰竭或等待供移植的器官时期的应急手段,或是作为长期治疗手...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年份:1992
一些哺乳动物蛋白质,如疫苗和其它生物制品是人类和牲畜的重要药物。长期以来它们都是从胎盘、动物体和血液生产的。近十多年来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原先只由动...
[会议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 年份:2003
本文首先介绍了酶工程30年来所经历的三个主要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酶和生物催化剂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新酶源平台的建立,固定化技术平台以及酶工程的广泛应用领...
[会议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二十一世纪酶工程研讨会 年份:1999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作为新兴的临床药物,急具潜力。蛋白质的稳定化研究至关重要。蛋白质控制缓释系统和靶向传递释放系统和新型剂技术的成功开发是生物工程药物商品化的保证。...
[会议论文] 作者:袁中一,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学与酶工程发展方向讨论会 年份:2001
在β-内酰胺抗生素的发展中,酶法裂解和酶法合成显示了生物催化剂的巨大潜力.文章介绍了酶法合成青梅素的历史、现状、困境和机遇,探讨了酶法合成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固定化和稳...
[期刊论文] 作者:黄艳红,袁中一,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蒋昱,袁中一,, 来源: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年份:1983
固定化酶已广泛应用于酶工程领域。采用聚合物做载体包埋酶、微生物细胞和细胞器已有多种方法,但由于现有方法并不完善,目前仍继续致力于寻找制备凝胶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洪民,袁中一,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00
用PEG共轭结合猪血红蛋白(pHb)以增大总分子量是延长它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存留时间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线性的亲水大分子,PEG对pHb的共轭会对它的携氧特性产物显著影响。研究了pHb处于不同空间构......
[期刊论文] 作者:魏东芝,袁中一,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1996
通过对固定化Gluconobacter oxydans和Bacillus cereus的活细胞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固定化细胞不均匀分布模型,将此类分布与均匀分布(最劣分布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对固定化细胞内部的基质浓度分布、有效速率因子......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新颜,袁中一,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以共价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在丝素蛋白膜上,探讨丝素酶膜在不同体系下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糖醇类小分子物质(乳糖、肌醇、甘露醇)和聚乙二醇、牛血清白蛋白等大分......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中一,钱雪明,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1
一、引言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酯酶是非专一的磷酸单酯酶,是核酸研究的重要工具酶。但是,不含杂酶的碱性磷酸酯酶来之不易,而且反应后为了除去酶往往造成产物得率较低。将酶固...
[期刊论文] 作者:蒋太交,袁中一,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1999
表达有活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不仅可以深入揭示HRP结构与功能及其生理作用规律,而且为HRP的广泛需要提供新的来源。为了在甲醇酵母P.Pastoris中,筛选到了分泌表达非糖基化HRP和高糖基化HRP(分子质量超过......
[期刊论文] 作者:吉鑫松,袁中一, 来源:生物工程进展 年份:1992
在生物工程的领域中,生物反应器是着重研究的内容之一。由于它利用了生物催化剂优良的功能,使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化工中使用的反应器,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随着研...
[期刊论文] 作者:蒋太交,袁中一,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0
为了开辟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HRP的新途径,将编码成熟HRP同功酶C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K3.5K中.pPIK3.5KHRP转化GS115后,用PCR筛选阳性P.pastoris重组株,并用甲醇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表明目标蛋白(约为38kD)能被天然HRP的多克隆抗体所......
[期刊论文] 作者:章如安,袁中一,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0
[会议论文] 作者:袁中一,李仁宝, 来源:全国生物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会议 年份:2002
作者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成功地构建了高产青霉素酰化酶的重组细胞,其产酶条件大大简化,无需加入苯乙酸和培养过程中变温诱导.青霉素酰化酶表达水平提高到了50u/ml....
[会议论文] 作者:袁中一,李仁宝, 来源:全国生物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会议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一种新开发的临床药物—腺苷甲硫氨酸(SAM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适应症,对其发酵生产过程及主要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黄汝多,袁中一,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1
1、米曲氨基酰化酶吸附于DEAE—萄聚糖凝胶制得固定化酶。2、考察了固定化酶的一些性质。固定化对氨基酰化酶的温度—活力关系没有影响;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与天然酶的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国, 李新华, 袁中一,, 来源:工业微生物 年份:2005
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ATP和L-甲硫氨酸合成腺苷甲硫氨酸,在不同生物体和不同组织中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存在形式和编码酶的基因都有差别,本文综述了不同生物的腺苷甲硫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