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夏瑛光,薛应征,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1997
玉米478自交系应用前景之我见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辉县453600)夏瑛光薛应征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种,有80%以上是用478自交系或与其有一定亲缘关系的自交系作亲本组配的。众所周知...
[期刊论文] 作者:耿平,李秋之,薛应征,雷晓天,马瑞芳,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6
小麦玉米吨粮田施氮技术探讨新乡市农科所耿平,李秋之,薛应征新乡供销学校雷晓天,马瑞芳近年来,随着我省小麦玉米连茬产量的逐步提高其面积在逐年扩大,出现了多处争创吨粮田的局面...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书玉,郝成,张栩,薛应征,赵新明,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7
沿黄地区夏粳稻高产栽培技术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书玉郝成张栩薛应征赵新明水稻是我省沿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该区水稻单产一直徘徊在...
[期刊论文] 作者:薛应征,,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10
沿黄稻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区。光热水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稻米的高产优质,造就了享誉华夏的“原阳大米”。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
[期刊论文] 作者:耿平,雷晓天, 来源: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份:1996
小麦玉米吨粮田施氮技术探讨新乡市农科所耿平,李秋之,薛应征新乡供销学校雷晓天,马瑞芳近年来,随着我省小麦玉米连茬产量的逐步提高其面积在逐年扩大,出现了多处争创吨粮田的局面...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书玉,郝成, 来源: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份:1997
沿黄地区夏粳稻高产栽培技术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书玉郝成张栩薛应征赵新明水稻是我省沿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该区水稻单产一直徘徊在...
[期刊论文] 作者:薛应征,胡秀明,,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12
针对沿黄稻区生产优势,提出选用优良品种、培育适龄壮秧、分蘖期管理、长穗期管理等河南省省沿黄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夏瑛光,薛应征,,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87
种植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单交种是当前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主要杂交种。但由于组成单交种的自交系遗传基础单纯,生长势弱,直接影响了制种产量。因此,制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栩,陈荣江,薛应征, 来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
[期刊论文] 作者:耿平,李秋之,薛应征,,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0
在夏玉米生产中,追施速效氮肥是增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生产上夏玉米追氮肥的方式繁多,为寻求最佳方式我们于1988—1989年对我省夏玉米主要几种追施氮肥方式的增产效果进...
[期刊论文] 作者:刘贺梅,王书玉,薛应征,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05
北粳指的是北纬33.以北种植的粳稻.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育种单位或个人为了快出品种、出好品种,近年来到海南育种和繁种的越来越多了.为了保证北...
[期刊论文] 作者:胡惠亭,刘爱香,薛应征,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1990
【正】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研究和制定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的指导思想。“调整、...
[期刊论文] 作者:薛应征,王书玉,刘贺梅,, 来源: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6
我院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水稻育种工作以来,坚持引进利用和改造创新相结合,采用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物理辐射、化学诱变等多种方法,选育出了GS-豫粳6号、国审新稻10号、新...
[期刊论文] 作者:夏瑛光,薛应征,赵启学,,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87
单交种是当前玉米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主要杂交种,占杂交种种植面积的90%以上。由于组成单交种的自交系遗传基础单纯,生长势弱,直接影响了制种产量。目前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单交种...
[期刊论文] 作者:薛应征,胡秀明,孙建权,王和乐,,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13
大田直播可减少水稻栽培中育秧和插秧等繁琐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选用适宜直播水稻品种、精细播种、科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沿黄稻区直播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7
对2003-2006年56个国审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的品质指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常规粳稻已经持平或非常接近,而在垩白率、垩白度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栩,薛应征,王书玉,刘贺梅,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4
沿黄稻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米产区,光热水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稻米的高产优质,造就了享誉华夏的"原阳大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栩,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4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
[期刊论文] 作者:刘贺梅,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 来源: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7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栩,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 来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新稻11号高产栽培应走小穴密植,中、低氮肥,分期施氮的技术路线。每hm^2栽插密度不少于28.13万穴(每穴插3~4苗),施氮量控制在255~352.5kg/hm^2,采用底、面肥40%、分蘖肥50%、保花肥10%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