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5
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院教授蔡良琬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4
神经组织发育与再生的研究进展蔡良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究研所,北京100005)早年对胚胎发育的研究由于缺少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一般都是以形态学与其行为研究入手,虽也取得相当大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予安,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6
EGF对神经胶质瘤等四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论著摘要)杨予安,黄秉仁,蔡良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EGF是一种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在生理浓度下可促进细胞增殖;...
[期刊论文] 作者:顾继杰,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6
一种检测细胞程序化死亡梯型DNA带的快速简便方法(论著摘要)顾继杰,黄秉仁,蔡良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程序化死亡的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生命的化学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王欣,杨予安,蔡良琬,黄秉仁,陆国钧,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5
表皮生长因子在引起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过程中对其受体的影响王欣,杨予安,蔡良琬,黄秉仁,陆国钧(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1
名誉主编 (EmeritusEditor in Chief)张昌颖 ZHANGChang ying(Chang yingCHANG)名誉编委 (EmeritusMembersoftheBoard)蔡良琬...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 来源:遗传工程 年份:1986
前言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分子克隆,它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可以把任何一种外源基因经过剪切,与适当的运载体(质粒或噬菌体)重组,再转化到细菌...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1
由于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很快,而且已有部份产品供促进组织的再生、加速创伤的愈合、癌症的免疫治疗、促进异常细胞的退化及生长因子缺乏的纠正等方面的临床试用,其研究与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 来源: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1992
对受体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为药物作用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73年重组DNA技术出现以后,使它真正跨入了受体学(Receptorology)研究的新阶段。本刊这期介...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82
抗菌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药物,目前应用极广。已知的有效抗菌素有上千种,在临床上使用的也有百种以上。尽管如此,在抗菌素研究中,寻找新的抗菌素及生产大量廉价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1998
选用酵母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编码51个氨基酸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将合成基因与编码酵母α因子前导肽85个氨基酸的DNA片段融合后克隆到醇氧化酶基因启动子下游,并构建出多拷贝表......
[期刊论文] 作者:蔡良琬,罗国阳,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的研究早期是在细胞学与免疫学范畴内,曾长期命名为细胞因子(Cytokine)中的成份。免疫学家以其免疫作用也曾称其为免疫激素,几乎所有IL都是...
[期刊论文] 作者: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1995
过去几年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神经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几项引人注目的进展:(1)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家族的其他一些成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旭,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用PCR方法从人红细胞生成素CDNA中扩增出咸熟肽基因片段,与含酵母系统启动子的中间载体pSK43SB融合后重组于酵母游离型表达载体YEpHc8中,转化宿主菌后获得表达,并对表达蛋白的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御宇,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2
神经生长因子(NGF)由靶细胞产生,与神经纤维上的受体结合,经反向运输作用于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并在神经机械损伤的修复中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御宇,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4
从正常人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把得到的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pUC12上,经转化、筛选和鉴定得到含有中国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β-NGF)的克隆。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旌军,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9
利用啤酒酵母α-因子启动子和前导肽区与中国人GM-CSF基因编码区正确融合后能产生具有正确N-端的分泌型表达载体,GM-CSF基因在啤酒酵母细胞中得到表达和分泌。Westem印迹杂交和染糖结果表明酵母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王欣,周明锐,黄秉仁,蔡良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2004
目的克隆、测序胶质细胞瘤BT325细胞在生长抑制量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作用下差异表达的基因,了解BT325细胞生长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在生长抑制量EGF...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昕, 黄秉仁, 蔡良琬, 王志学,,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是将PCR方法与逆转录法结合应用,可快速高效地扩增某一基因的全cDNA。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在人染色体中只有一个基因,全长超过45kb,并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