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2000
尽管已有一系列大规划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应用阿斯匹林,β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改善急性心股梗死(AMI)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这些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仍不尽人意。国内外9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2005
大型研究表明双腔起搏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及房颤发生率方面优于心室起搏,但在改善生存率及减少脑卒中方面前者无优势;还有小型研究显示心房起搏优于心室起搏及双...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综述),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2005
大型研究表明双腔起搏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及房颤发生率方面优于心室起搏,但在改善生存率及减少脑卒中方面前者无优势;还有小型研究显示心房起搏优于心室起搏及双...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王焱,等,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仍有20%~30%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等。众多研究表明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能......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范维琥,,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2000
尽管已有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应用阿斯匹林、β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这些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仍不尽...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20%~30%患者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置入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采...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 来源: 年份:2008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经常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尤其是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与单腔起搏器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双腔起搏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生,然而调查研究表明植入双腔起搏器后患者的房颤发病率仍继续增加。本文对本中心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进行了随访,旨在了解植入术......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综述),黄卫斌(审校),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20%H30%患者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置入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采用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陈江华,,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评价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是否与心脏机械同步性相关。方法非连续人选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按QRS波时限分为窄QRS组(QRS波时限〈120ms)及宽QRS组(QRS波时限≥1...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综述),黄卫斌(审校),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5
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双腔起搏较心室起搏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心房颤动及起搏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卒中、心力衰竭及生存率无改善;而在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起搏优于双腔起搏.不同起...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卫斌,郑伟珍,蔡彬妮, 来源: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年份:2014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QRS波时限指导找到理想的右室间隔起搏部位。方法选取40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患者,将标准大头导管分别置于同一患者的右室间隔低位、中位、高位三个位点起搏...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卫斌,蔡彬妮,陈江华,陈超, 来源: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心怡,蔡彬妮,李琳琳,苏茂龙,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年份:201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P)术后心脏收缩同步性。方法对24例LBBP和20例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其中35例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心怡,蔡彬妮,李琳琳,苏茂龙,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 孟凡琦, 李琳琳, 万兴才,,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4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焱,蔡彬妮,刘文辉,何世华, 来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8岁,以反复胸闷痛10余年,加重10 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经扩冠、抗凝、抗血...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陈超,周法光,黄卫斌,,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12
3例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其中1例术中未测试除颤阈值(DFT),术后随访发现ICD多次电复律失败,经过调整除颤脉宽、关闭上腔静脉线圈等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王焱,王挹青,刘文辉,陈炳煌,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2
患者,男,43岁,因“突发胸前区压榨性疼痛1.5 h”于2002年2月27日凌晨2:30入院.体表心电图显示:V2~V5ST段抬高0.2~0.4 mV,Ⅱ,Ⅲ,aVF可见q波,ST段未抬高.rn...
[期刊论文] 作者:蔡彬妮,李琳琳,孟凡琦,常栋,李强,郭晋村,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起搏的术中心电特征、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符合起搏适应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尝试行左束支起搏,如失败则改为右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