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淳艳,,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蔡国梁在《文献》1985年第1期上发表了《陈士斌对〈西游记〉人物和情节结构的批评》一文(后改题为《陈批〈西游记〉零拾》,收入蔡国梁论文集《明清小说探幽》,浙江文艺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7
『词旁搜曲引则畅』《聊斋》语言艺术谈蔡国梁“词旁搜曲引则畅”,这是蒲松龄写小说的体会之一。正因为他广泛地学习民间语言与典籍文字,具有丰富新鲜的词汇和高度熟练的语言技...
[期刊论文] 作者:彭黎明,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其中蔡国梁著《金瓶梅考证与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在同类著述中,显示了鲜明的特色和开拓精神。 这部专著的重点,不是一般考证感兴趣的作者问题,而是较系统地探究作品本身的底蕴和客观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朴桂花,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6
《聊斋志异》的艺术(总论)李厚基:杂议《聊斋志异》中矛盾冲突的艺术构成《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1980蔡国梁:狐狸精从志怪闯入...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敏, 来源:橡胶工业 年份:2021
蔡国梁申请的专利(公布号CN 111775372A,公布日期2020-10-16)"一种废弃橡胶颗粒回收加工系统及回收加工工艺",涉及的废弃橡胶颗粒回收加工系统包括加工壳体、清洗单元、限位单元和出料单元...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6
《金瓶梅》是一部以商人、恶霸、官吏“三合一”者西门庆为主角,叙述他发家与败亡的人情小说。它写的是这个暴发户的家庭,但围绕这个家庭的四周,社会上的各种龌龊和罪恶...
[学位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2012
目的:通过对人体全脊柱建模并在不同负荷下对全脊柱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人体实验推荐合理的负荷与负荷位置,之后进行人体实验研究较全面的阐释不同负荷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2001
针对两台国产 5 0MW汽轮机轴端汽封严重漏汽、冷凝器真空偏低问题。根据计算汽封漏汽量公式 ,结合该机轴端汽封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原汽封的结构参数 (齿型、齿数 )及安装间隙 ,...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6
近几年单季稻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使迁入代稻纵卷叶螟的生存与转化的桥梁条件大为改观;其次是农药品种的改换使大部分农民用药失时和喷药技...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3
【正】 历来评论《金瓶梅》,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作者;二、褒眨。自《金瓶梅》问世至今,人们争论最多最热的是:《金瓶梅》是谁写的?它涉及到作品的人物、题材、主题、源流...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正】 1961年7月会校会注会评的《聊斋志异》,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本子。它所依据校定的本子有十四种,其中首推半部手稿本,手稿本阙如者,则主要择自铸雪斋抄本与青柯亭刻本,余...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一九五八年,在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运动中,复旦大学中文系四年级明清文学小组,曾对《中国文学发展史》有关《金瓶梅》的评价展开批判(注)。这本自成一家的文学史著作起...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梁启超曾把中国小说分为“理想派小说”和“写实派小说”两类,然而这“写实派小说”形成江河浸灌的局面,相对讲却比较晚。晋唐是怪幻题材占主导地位。至宋,由于市民阶层...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2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在老子的哲学中,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道美合一"。老子从多...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8
【正】 “小说九百,本自虞初”(张衡《西京赋》)。虞初,本为西汉小说家,后世常以其名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明中叶便有以“虞初”命名的文言小说集——《虞初志》,收集了从梁...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古代小说的心理描写的普遍采用,起于明代。它的成功,与当时文坛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有关。有影响的通俗文学家认为,如果作品真实地反映现实,符合生活的逻辑,便可以“触性...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小说的评点,是我国独创的文学批评样式。自从万历李卓吾首评、崇祯金圣叹再评《水浒》后,清初毛宗岗又评刻《三国》,一时蔚为风气。迨奇情异彩的鬼狐传——《聊斋》问世...
[期刊论文] 作者:蔡国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4
《聊斋志异》为什么会“风行天下,万口传诵”?这和作者采获的民风国俗有关。“‘民俗’包括了民众的心理方面的事物”,英国伯恩女士说得在理(参《民俗学概论》)。蒲松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