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6
民族法学简说蓝克宽在门类繁多的法学中,民族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查阅各类辞书,均未见载有“民族法学”辞条。“民族法学”之名,在我国始于1986年,而在国外未见有“民族法学”一词...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6
论民族法学的办案研究方法蓝克宽巴甫洛夫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二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随...
[期刊论文] 作者:农冠品,,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2
长期从事瑶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学者蓝正祥和蓝克宽合作搜集并翻译整理的瑶族生命礼仪长诗《背带歌》,最近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笔者从民族民间文学的视角探讨《背...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25)、守村树、在布努瑶聚居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公社和七百弄公社的山村里,村头村尾都长有三、四棵五、六人合抱不过的守村树——古龙树(榕树的同类)。树高三、四...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40)有趣的“回步”苗族青年结婚的当天,新郎要热情支持新娘“同步“——回娘家一次。这个饶有风趣的习俗盛行于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公社八达大队和下坳公社?石大队的...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壮族卜佬一满六十岁,做寿的那天,村上的青年人奔走相告,每人带上半斤作为“寿米”的新鲜大米和一只鸡赶来卜佬家。卜佬已出嫁的大女儿要带三样东西来:四尺长的红绸布、斤把的祝寿米和一个重约十五、六斤的肥猪头。一切准备仃妥后,就举行安放“寿米缸”仪式。......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故事传说: 很多故事传说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丑恶的批判。 如《拉朗找到了金子》(见《金钟山》1982年第一期)讲的是:独仔拉朗在外公的循循诱导下,学...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21) 苍翠欲滴的“巴哈”到过壮乡的人会看见:每个村子的后面都有一座苍翠欲滴的山林,景致十分幽雅。这种属于村上集体所有的山林,壮话叫“巴哈”。对于“巴哈”,壮人十分爱护。平时缺柴,宁可到远一点的山坡找柴草,也不肯到“巴哈”上偷砍,这实际是约定俗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45 流浪牛让牛在山林中觅草寻叶,露宿过冬,长膘得快,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放养“流浪牛”的办法。苗寨四周,山高林密,草茂泉清,实在是得天独厚的牧牛场。入冬,各家各户带牛到山脚下,给牛吃一顿美味可口的“潲饭”,然后反复抚摩领头牛的脖子,亲昵地说:“到林......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32)“谷牙”的姓氏桂平县木山盘瑶对“谷牙”(瑶语:小孩)十分爱护。不管是男的是女的都一视同仁,仅从安姓氏的习俗就可以知道。娶媳妇生了小孩,第一胎跟父亲姓;第二胎跟母亲姓。也就是逢单的跟父亲姓,逢双的跟母亲姓。抬郎上门,生第一胎的,跟母亲姓;第二胎的跟......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38)埋岩订立乡规民约,很多民族的村寨是先开群众大会讨论,条款通过后,用本民族文字或汉文印好张贴,共同遵守。聚居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太、安陲、洞头、杆洞、拱洞、大年、自云和中寨等公社的苗族却是用“埋岩”方式来制定的。所谓“埋岩”,就是“埋石头”。......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28、竹叶饭包候友人巍巍紫荆山,方圆百余里。桂平县本山盘瑶世世代代就生息在这深山老林里。一年四季。汉、壮族总要三三两两、接连不断到山里来探亲访友或做生意,在漫长的崎岖山道上,行人口渴,有山泉喝;肚饿了,怎么办?用不着忧愁——寻觅路边的大树上,会看到吊......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2
【正】 瑶族史书《评皇券牒集编》(以下简称《集编》)出版了,瑶族人民无比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在学术界,特别是在民族史学界,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掩卷静思,这部史书之所以受...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83
壮族历来以注意“礼仪”、讲文明礼貌著称。久别的贵客来访,家中主人高兴地握着手说:“真象从天上掉下来呵!”随即让凳请坐、递烟。这时有人双手捧着茶送上。不能用单手递茶,同时茶不能斟得太满,否则不礼貌。随着主客交谈,主人谈话语气温和,使客人感到友好可亲......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2
据统计,20世纪海内外出版中国文学史著作已达1600种以上(转引自林继中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由此可知,编著文学史是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召唤,故方...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85
【正】 布努瑶是瑶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操“布努语”,人口近40万(1982年),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28%,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巴马、田东、田阳、平果、德保、凌云、乐业、田林、河池...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8
本文以案例为据,剖析庭审中法官的执法,双方当事人的举证和辩论等表现,探索民族审美意识的三个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蓝克宽,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7
本文认为通过办案研究方法获得的材料与课题研究关系密切,并以本刊“民族法学研究”发稿为例,说明要写有创见性的民族法学研究论文,必须善于运用材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