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吴娟, 来源: 年份:2012
藏角蒿花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对藏角蒿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首...
[期刊论文] 作者:肖伟洪,丁海新,利冬元,李敏,,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17
目的:分析江西永修野生黄花蒿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馏法提取黄花蒿花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从黄花蒿花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3个组分,其中含量高于1%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锦,,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2010
小城很有意思,城中一座范公堤,堤西是厢,堤东是海。西厢土地肥沃水质甘甜,四季日丽风和;堤东,海风猎猎气候诡异,茫茫苍苍的黄海滩涂,目断望不到边。还是第一次在冬季去海边。...
[期刊论文] 作者:蒿花,,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年份:2017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体检中心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体检的4985例体检对象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收集并统计体检...
[期刊论文] 作者:刘虎俊,袁宏波,郭春秀,李学敏,刘淑娟,王多泽,刘开琳,,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4
该项目针对干旱区防沙固沙林体系存在的植被衰败、植物固沙困难的现实,观测梭梭、白刺、油蒿、花棒和红砂个体构型与其防风固沙效能,建立仿真固沙灌木标准化生产构型参数,研制形...
[期刊论文] 作者:阿萍,吴娟,彭括,周先礼,王萃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目的]对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角蒿花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测...
[期刊论文] 作者:小山,,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07
林任菁的作品再一次让我怦然心动,是她创作于2005年的《和风》.画面上三四枝蒿子进入初秋,看不到叶子,只有那悄然绽放的蒿花和一只正振翅飞过的蜻蜓…………...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朵,李佩佩,栾真杰,孟晓萍,孙菁,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2020
本文以粉末状五脉绿绒蒿花、叶及全草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中红外谱图,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部位判别模型。分析各部位中红外吸收光谱可知,宏观上难以区分不同部位中红外谱图...
[期刊论文] 作者:李长格,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78
以大白鼠胆汁分泌促进作用为指标,用硅胶柱层法,从茵陈蒿花穗的甲醇浸膏中除分离得到二甲基七叶亭(dimethylesculetin)和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之外,还分离得7-甲基茵陈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春, 来源:陕西林业 年份:1994
榆林风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开始于1958年,至1965年为初期试验期,共播种沙蒿、花棒、草木樨、苜蓿、柠条等植物种107万亩,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1981年是榆林流动沙区飞播造林种...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丽萍,唐雨薇,王若娴,李志冰,刘仲华,刘硕谦,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8
黄花蒿中含有大量的香气类物质,在食品和医药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对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非常欠缺.本研究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黄花蒿花组织差异文库中获得了1个...
[期刊论文] 作者:沈渭寿,李海东,林乃峰,张涛,袁磊,孙明,孙俊,纪迪,,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2
结果表明:籽蒿、花棒、沙拐枣、杨柴和砂生槐在高寒河谷流动沙地的适应性较好。籽蒿在播后第2年便有花序和种子出现,花棒和沙拐枣在第3年开花结实,籽蒿、花棒和沙拐枣均能完成生活史。籽蒿的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彪,肖巍,,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在库布齐沙漠西部地区固定半固定沙丘柽柳、梭梭、白刺、油蒿、花棒等沙生植物生长区,通过对表面干沙和深层湿沙的沙粒粒径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以下数据:表面干沙和深层湿沙极...
[期刊论文] 作者:王莫古,,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4
一叶萩,又名叶底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一叶萩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一叶的嫩枝叶及根,多生于山坡或路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
[期刊论文] 作者:赵树进,张相年,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研究蒿属香豆精(scoparone)是否为我国菌陈主药成分.方法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常温下萃取了绵菌陈、菌陈蒿花,用气-质联机分析其组成.结果两个萃取物均未检出含有scopa...
[期刊论文] 作者:蔡杰,梁汉兴,王红,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3
对花冠无喙类密穗马先蒿(Pedicularis densispica)和大王马先蒿(P. rex)的花器官电镜扫描发现,两种不同花冠型(无齿和具齿)的马先蒿花部器官发生和发育初期十分相似,表现为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庆帅, 周玉碧, 孙胜男, 卢学峰, 叶润蓉, 彭敏, 孙,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5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藏药五脉绿绒蒿花、花梗、叶以及全草进行了红外光谱图的识别分析。对五脉绿绒蒿在4000~400 cm-1范围内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并对主要吸收谱带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红,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8
大王马先蒿花为黄色,花冠短管、具二齿、无蜜腺,是一种原始的花冠类型。该种由红腹熊蜂和明亮熊蜂...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宇, 朴顺姬, 唐海萍, 吴梅花,,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4
通过观察大籽蒿花提取物中生物碱物质对羊草根茎节部的影响,从细胞水平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有生物碱类物质存在时,与对照相比较,无论是羊草不定根的形...
[期刊论文] 作者:买金梅, 牛豆, 汤小港, 刘航, 张爱勤,,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19
被子植物中花部特征和形态多变性显示出对多种传粉模式的适应性。前期观测发现,早春短命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因花小、不够醒目表现出与自花传粉相适应的花部特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