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1996
论五度相生“均”、“调”关系的弹性机制─—一个与中、西调式相关的理论探讨蒲亨建引言五度相生原理作为音体系生成与结构的基本法则之一,具有悠久的发生,发展历史与普遍的应...
[期刊论文] 作者:施咏,,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就蒲亨建《对〈乐理〉中若干问题的异议》一文之末段中所提及的乐理课程的内涵等问题做一延伸续思,对乐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科划分等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进而对乐理学科隶...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读后》的读后感──与李武华先生商榷蒲亨建《交响》1993年第3期刊载了李武华先生《<论“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读后》一文,李文对喻辉“对七声或六声音阶形态人们往往优先选择不...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4
乐学与律学关系中的一个疑问──以五度相生原理为例蒲亨建引言关于乐、律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却又始终令人困惑的问题。如果说乐、律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音体系研...
[期刊论文] 作者:余兰生,刘建辉,,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正】 音乐学系研究生田可文、蒲亨建,理论作曲系研究生刘永平、钟峻程、崔宪分别于5月25、31日在院编钟陈列室进行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期刊论文] 作者:彭涓,,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88
蒲亨建的《论“通用腔”》(载《四川戏剧》88年第一期)后,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一、“通用腔”概念含糊,实属牵强蒲文说川剧高腔音乐:“……尚存在着一种贯穿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埙,王长城,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20
但是他说黄翔鹏对于清商音阶的历史存在的考证尚不能成为定论,以及蒲亨建否定三种音阶的理论其实也是错误的。童忠良、褚历所论...
[期刊论文] 作者:荣世生,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8
发表于1990年第4期《音乐艺术》的蒲亨建的文章《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认为“三种七声音阶的形式‘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引言高腔系统,是明代弋阳腔流变形成的各地剧种声腔的总称。既称“腔系”,那么此系统中各剧种在声腔形态上理当有共性因子维系,以显示其间的亲缘嗣衍关系。由于高腔系声...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中国的音阶一向被视为高于调式一个层次的概念,“同均三宫”说是当今上述观念的权威性表述。但该说尚缺乏充实的理论涵量,且存在着非科学性弊端。...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8
中国传统的三种七声音阶说能否成立,是中国音乐的基本理论问题。发表于1998年1期《中国音乐学》的荣世生的文章《论我国传统的三种七声音阶形式》力主三种七声音阶说,并对我发表于1990年......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作为音乐形态学的基础理论,中国传统乐律学在思维方式及具体操作上均存在一定缺陷。缺乏抽象思维,局限于“艺器”实验乃其通病所在。因此,传统乐律学及现今的相关领域理论尚...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本文就《乐理》一书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希望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修正、补充 ,有助于乐理这一基本乐科的教学更加规范、严谨。...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1
本文对近年来音乐研究中某些学科强调"音乐行为"研究,漠视音乐本体研究、回避"音乐行为"与音乐之间关系的"静音"操作现象提出问题,并对此加以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8
《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是沈洽先生在《音腔论》基础上施以扩展的专著。在研究方法上,它由"规范研究"下降到"描写研究",实质上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退缩;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提示任何曲调,都具有一定的音列形式,这种单个曲调之音列,且称之为单音列。不同单音列之复合,可形成一个新的音列形式。如五度音列宫→徵与五度音列商→羽之复合,构成六...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音调与节奏,是旋律构成的两大要素。迄今为止,关于旋律的研究尚处于二要素分离的状态。基于旋律中二要素不可分离的本质特性,本文对二要素之关系进行全新视角的分析,得出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89
近人对元燕南芝庵《唱论》中的宫调情感说,基本持否定态度。其中当以杨荫浏先生之点评为代表。先生评道:“原作者似乎认为在一定的感情内容和一定的宮调形式之间,存在着...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建,,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商音中心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至199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其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关于该理论体系的具体解释范围与解释层面,迄今尚未得以完整的揭示。文章从五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