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17
蒋有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质类专业认证专家。长期从事“油气地...
[期刊论文] 作者:范婕,林会喜,张奎华,蒋有录,赵乐强,曾治平,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9
断裂活动性和封闭性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蒋有录等,2015)。目前,"断裂控藏"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断裂活动性和封闭性上,对断裂走向与...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1998
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东辛油气田的油气源充足、储集层发育、继承性发育的隆起带构造背景十分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断裂多期活动致使油气纵向运移活跃,油气沿断裂运移、聚集......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1998
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东营凹陷的东辛地区为例,主要分析了该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以屋脊式断块油气藏为主体,在断块油气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根据渤海湾富油盆地天然气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盆地主要天然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该盆地较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带均与石炭-二迭系煤成气有关;油型气聚集带主要是石油沿......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西南缘陡坡与青城凸起过渡地区的高青油气田为例,分析了凹陷与凸起的边缘地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尤以地层圈闭油气藏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份:1998
在综合前人关于天然气藏形成、保存条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油和气的性质、赋存状态及分布、来源、储盖层特征、运聚成藏机制、后期保存条件等方面,对比了天然气藏和油藏的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天然气工业 年份:1998
针对盖层厚度与所封盖烃柱高度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认识,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浅层气藏的统计资料,对盖层厚度与所封盖烃柱高度......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9
根据渤海湾盆地部分天然气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盖层的空间展布,厚度和类型对其封闭能力和天然气分布的影响,提出了盖层临界厚度的概念,研究认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层系天然气......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该文针对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文章认为:应按照国际惯例,规范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理顺产量与效益的关系,积极稳妥......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石油教育 年份:1994
《石油地质学》是石油地质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也是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考专业课之一。它是石油地质教研室重点建设的一门课,也被列为系级优质课重点建设课程。该课程共80学......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22
本文从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职业及成长发展的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探讨了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过程.提出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首先必须重视个人的教学发展,提高对教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并舍得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将......
[期刊论文] 作者:Perro.,A,蒋有录, 来源:世界石油科学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查明,,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教师队伍。“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从师资队伍建......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等,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13
摘 要:本文探讨了课程建设如何推动专业建设、提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问题。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进行统筹设计,认为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点,核心课程的精品化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勘查工程  课......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 刘华,,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2010
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垂向通道与油气聚集的侧向遮挡条件,在断裂发育区的油气运移聚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输导机理也是油气运移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在渤海湾盆地东辛复杂断块油气...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景东,蒋有录,,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3
依据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结合EASY%Ro法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不同洼陷古近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景东,蒋有录,, 来源:天然气工业 年份:2012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的膏盐岩地层为异常压力提供了很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复杂的断裂又为异常高压的释放提供了通道,其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较复杂,目前对该区异...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陈清华,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东辛油气田为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该区总体上由东营穹窿背斜、辛镇长轴背斜及过渡带三部分组成,受南北两翼近东西向延伸的二级断层的控制,呈现为东西向堑式背斜带。该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有录,刘国华,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根据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发育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凹陷内下第三系生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沙三中下段是本区主力生油层,其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可与好生油凹陷相媲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