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94
中国近代教学论教材编写史略杭州大学教育系董远骞在中国,系统的教学论教材是近代的产物。当时,我国学者引进西方教学论:1901─—1919年,主要通过日本引进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炳珍,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5
董远骞、张定璋、裴文敏同志写的《教学论》,1984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张萍,梁坤, 来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董远骞认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检查与学生的自我检查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郑继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3
参加座谈的有王承绪、张定璋、董远骞、金锵、裴文敏等教授,励雪琴、田正平、徐辉、郑...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9
俞子夷教授(1886~1970)是自学成才的教育家。他经历了清末、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他从小教、中教(如广明学堂、青墩小学、江苏师范及附小、杭州女中及附...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教学论的面前,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逐步提了出来。主要是: 1.从孔子到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历史遗产如何继承。中国教学论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我爱读的刊物之一。10年来,我亲眼看到它在教育科学的春天里发芽、成长,越办越好。现在,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它已成为全国性的高水平的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84
【正】 毛泽东同志对教学方法的论述,集中在启发的、研究的和自学的方法等方面。这些论述,在早期提出的已经历了五六十个春秋。在后期阐发的也有一二十个寒暑了,却与当前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关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论的问题。“四人帮”把这两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虽经近年拨乱反正,但还有待进一步澄清。教学工作中有关这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要求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二些不成熟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2
钱学森先生从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强调发展智力的研究:思维力是研究的核心,抽象、形象、灵感三种思维力要交错发展;创造、创新的思维力的发展,是研究的重点;总结经验,是当前的研究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0
有一些同志希望我能就孟老的教学和治学作风写文章,因为我在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求学时曾受孟老教诲,后来又担任过他的助教,接触、教益、感受较多。由于种种原因,我迟迟未...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6
《师范教育丛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应全国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专业水平的急需而组织力量撰写的,先出十种。主编者为此拟订了《师范教育丛书编写要求与体例》。我在写稿实践中,深感“本丛书的书稿要具有理论结合实际的特点……”“本丛书的书稿要具有中国特色……......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1
上好一堂课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启发教学中。我国优秀教师上过许多卓有成效的好课,都与运用启发教学有关。实事求是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并同古代的和外国的有关论述相参证,是很有意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9
近年来,苏联巴班斯基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著作陆续介绍到我国,教学优化引起国人的注意和研究兴趣。其实,教学优化思想在我国近代教育论著中早已有之。如杨贤江的“学习经济论”和俞子夷的“教学经济观”就是例证,吴震春的“小学经济教学一百二十二个原则”也别具......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1985
【正】 一、情感培养方法的特点 1.培养、利用和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方法长期以来,在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的培养,往往对教学中的情感活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教...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11
钱学森先生留学美国成为杰出人才,但他深厚的潜质是在中国形成的。他对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回忆就是重要的、难得的证明。回忆体现了学校培养学生全人格个性化发展潜质的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当代教育无规律论的失误在于: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的正确观点;忽略了教育规律的多类型、多样性;忽视了教育规律是发展的。希望教育科研能重视经验总结,揭示教育问题中的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邱正祥, 来源: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8
本文以数学教师的亲身经历,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揭开猫腻,透视了学生数学作业质量不高的成因,以董远骞教授的《教学论史》和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为指导,探索提高数学作业质量的四大策略。  ...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远骞,施毓英,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88
【正】 一、生平简述俞子夷教授(1886—1970)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江苏吴县人,1886年1月3日出生在一个店员的家庭里,六岁上私塾,课余父亲教他学珠算。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