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8
根据1991年洪季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度浑浊的椒江河口的混合过程,并探讨了水动力学和沉积动力学因素对河口混合的重要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下的高浑浊水-浮泥层厚达1m,高......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董礼先,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89
1984年冬季在金塘水道南岸水域获取了4个测站历时15~30d的近底层流资料。通过一系列统计特征分析及最大熵谱结构分析,对近底层流的潮振动特性及低频流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对底...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王丽娅,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1999
通过半封闭矩形理想海湾的潮波运动数据模拟,分析了潮滩及平流效应对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的影响。结果说明潮滩的作用不但依赖本身的规模和湾内潮波非线性的强弱,而且与潮滩在湾内......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99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象山港海湾对潮波的响应和湾内潮波变形。结果说明象山港对外海传入的半日潮波的振幅有明显的放大作用。M4和MS4两个浅水分潮在湾内快速增长造成了潮波变形和潮......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1999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表明,潮波传播中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上重要的放......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1989
沉积物的悬浮、输运受海潮流、波浪、温盐结构及泥沙来源诸多因素影响,然而何为主次,各海区不尽相同,本文在模拟黄渤海潮流场基础上着重计算、讨论了沉积物搬运与潮流场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红,董礼先,,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1
利用POM(PrincetonOceanModel)海洋数值模式建立渤、黄、东海冬季三维环流动力学区域模型。模型在海.气边界使用包括风应力、气压和热通量的大气驱动,海洋边界使用西太平洋模式提......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9
使用水平二维对流-扩散型水交换模式模拟研究了象山港的水交换,对不同区域的水交换控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象山港水交换状况与其控制机制的区域性变化很大。牛鼻水道至佛渡水道是......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0
利用981-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象山港与混合密切相关的盐度分布和环流结构,并对盐度锋面出现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盐度受长江冲淡水活动影响较大,冬、复口门附近盐......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0
利用1981-1990年象山港的实测水文断面资料和盐度通量分析方法定量检验了各种动力因子对象山港水体混合的贡献,探讨了象山港水体混合的控制机理。象山港牛鼻水道至佛渡水道为平流和潮弥......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9
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作为湾内水的示踪剂,建立了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使用参数化的方法把重力环流和潮振荡的垂向剪切作用的水平混合效应包纳在水平二维......
[会议论文] 作者:陈介中,董礼先, 来源:海洋监测高技术2003年度战略研讨会 年份:2003
首先论述了近岸海洋环境预报技术的重要性,着重强调了我国发展这项技术的的需要.接着简要介绍了发达国家近岸海洋环境预报技术的现状,讨论了提高这项技术必须奠定的科学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99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说明,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也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炎,夏小明,董礼先,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98
应用光学和声学泥沙剖面监测系统,进行1991、1994和1995年3个航次的椒江河口最大混浊带纵横剖面和时间剖面观测.在受控于潮流和径流对比条件的周期性调整基础上,椒江河口浮泥层还表现出非主流......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0
利用1981—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象山港与混合密切相关的盐度分布和环流结构,并对盐度锋面出现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盐度受长江冲淡水活动影响较大,冬、夏口门附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技和产业 年份:2002
研究群体的构成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是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学科领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一新学科领域的发展受到普...
[期刊论文] 作者:高建华, 高抒, 董礼先, 张经,,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3
根据鸭绿江河口区4个站位的潮周期测量数据和3个柱状样的粒度数据,对悬沙的输送规律以及口门地区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悬沙输送方向以及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辉,董礼先,Ralph T.Cheng,,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0
使用Casulli等(2000)的数值方法建立了基于正交非结构网格的U型渠道的三维近岸正压水动力数值模型,检验了模型使用ELM(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方法处理平流项时,物理流场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和琴, 时钟, Kastasckuk Ray, 董礼先,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4
1997年枯季和1998年特大洪水后期,在长江口南支-南港用直读式海流计和Endeco/YSI Inc. 174SSM 流速仪定点测量近底和表层流速大小和方向,并采集床面泥沙样品经室内分析得到底...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先,苏纪兰,王丽娅,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99
通过半封闭矩形理想海湾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潮滩及平流效应对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的影响.结果说明潮滩的作用不但依赖本身的规模和湾内潮波非线性的强弱,而且与潮滩在湾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