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关于晚明小说批评的思考董国炎晚明时节,小说批评繁荣。当时花开水流,风雨啼莺,多少墨客文人,指点评说。而今回首,夕阳轻烟淡淡,眼底最分明处,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是暖意,半是凄寒。令人...
[期刊论文] 作者:韩洪波,,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19
扬州大学文学院董国炎教...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晚明张岱,擅写山水,清丽灵动,罕有其匹。他论前人之作,推重三人:“上古郦道元,中古柳宗元,近人袁中郎。”这话,似乎汗漫道来,其实涵茹深广,深中肯綮。试读郦道元《三峡...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清代扬州评话小说《清风闸》具有市井小说性质,在中国小说史分类方面,这是一个不受重视、但很重要的类别。《清风闸》成书以后继续演变,演变的力度很大,作品性质有所变化,这...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晚清和民国扬州评话呈现出"侠风扩展"的倾向,表现在不同类型的书目中。武侠类书目精益求精的发展,可以视为一种侠风扩展;非武侠类书目也表现出若干武侠书风范,例如《三国演义...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元杂剧黑旋风戏有剧目多达12种,有研究者把这些黑旋风戏全都算作水浒戏,据此称赞元代水浒李逵戏发达。实际上多数黑旋风戏是调侃嘲讽一个绰号黑旋风的土财主,他冒充文人以获...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关于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社会基础,长期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通俗文学的社会基础是市民阶层,甚至直接称之为市民文学;另一种认为通俗文学的社会基础是平民阶层。这两种理解长...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1
春林几年前出版的那部专著,,颇受好评.那么现在这部与前一部相比,一脉相承的基本特色在哪里?发展变化创新又在哪里?诚如刘勰所说:"品列成文,有同...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清代和民国初期评话类小说反映了口述史的发展和拓宽。有些作品以纪实方法,讲述当时重要事件和人物故事,填补了历史文献的空白,纠正了历史文献的曲解,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有些......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着眼哲学思想对文学思想的影响,分析明代理学与文学思想。指出:程朱陆王两派理学的斗争转化,直接影响到文学思想的风貌,使明代文学思想斗争,最具有流派斗争史的特点。斗争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荆楚学刊 年份:2015
善书类作品在宋元以后曾经大量出现,但在近现代社会,很多善书都退出历史舞台,唯有湖北汉川善书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所发展,堪称特例。汉川善书这种生存活力,与其倾向世俗性和真...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6
乾隆时期扬州评话《清风闸》塑造了小说史上罕见的市井人物皮五辣子。这部评话有作者自传色彩,真实反映市井生活,描绘民俗风情,有多方面研究价值。更有研究价值的是,这部评话又持......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5
《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存在多种推动力量。其中地域文化传统和受众社会基础,对此书的发展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水浒传》在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人物性情...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武侠小说须要展现侠义精神,这体现为对正义性的追求。为此作品必须具备可信性,否则将直接降低损害侠义精神。从唐传奇到近现代乃至当今的玄幻武侠,不少侠客们口吐飞剑、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1 《儒林外史》的主题是什么?长期以来,流行三种说法。(一)反对八股科举制说,(二)指谪时弊士风说,(三)反对功名富贵说。这三种说法,影响都很大。目前最权威的几种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推广普通话和简化字工作 ,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坚实的学理依据。学术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激烈论争 ,章太炎、钱玄同、赵元任、黎锦熙、蔡元培、瞿秋白、吴玉章等重要人物均卷入其...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扬州评话《火烧赤壁》书目中“关羽施威”这段故事,反映了书场叙事的阐述特点和艺术魅力。书场叙事不能平实地复述小说情节,而要调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渲染、夸张等艺术手...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小说韵文受到小说学研究和诗学研究双重忽略,几乎形 成视野盲区。然而小说韵文延续两千多年,与古典小说相始终。小说 韵文总量可能超过不少朝代的诗歌数量。小说韵文对塑造人...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围绕"三国"诸葛亮这个人物,从唐代到近代,曾经有很多故事情节、很多独特形象被创作出来。《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塑造成理想化儒家文臣,其他作品却突显他身上的侠风。揆诸汉末...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炎,,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在古代小说评点中是重要一家,历来受人称道,但是分析张竹坡对吴月娘、孟玉楼两位重要人物的强烈褒贬,发现张竹坡的人物评点与故事情节和形象体系若即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