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董传甫,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8
肿大细胞病毒是造成广泛的淡水和海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的重要病毒性病原。国内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养殖鳜暴发性流行病观察到,并最终被确认为鳜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根......
[学位论文] 作者:董传甫,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10
肿大细胞病毒是造成广泛的淡水和海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的重要病毒性病原。国内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养殖鳜暴发性流行病观察到,并最终被确认为鳜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
[学位论文] 作者:董传甫,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02
该研究采用免疫学,血清学,免疫化学和SDS-PAGE等技术应运地多种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在此基础上,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膜表面特性和胞外产物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董传甫,林天龙,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2003
简要回颐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血清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毒素、胞 外酶和粘附因子等致病因子及免疫防治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李蔚,董传甫,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蛙病毒属是一群大型的胞浆型DNA病毒,属虹彩病毒科,能导致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冷血动物产生严重疾病.蛙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是阐明病毒复制、疾病产生各种相关因子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蔚,董传甫,,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中国大鲵是稀有和最大的两栖类生物,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和驯养的中国大鲵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意义,但系列的传染性疾病造成了中国大鲵的野生恢复减缓和驯养大鲵的经济...
[会议论文] 作者:董传甫,何建国, 来源: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自美国人R.P.Hedrick于1998年正式通过细胞培养方式自来自美国和以色列发病锦鲤或普通鲤鱼分离并确认锦鲤疱疹病毒(KHV)以来,人类对KHV的研究已整整经历了十五个年头,KHV在各个关键领域都有较大的进展.国内自深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刘荭等于2002年首次检测到KHV......
[会议论文] 作者:李蔚,董传甫,周天鸿, 来源: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不同地区爆发了驯养中国大鲵的病毒性疾病.不同研究小组分离出相关的病毒,并从MCP基因和其它一些基因序列比对中认为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虹彩病毒科下分5个病毒属:虹彩病毒属(Iridovirus)、绿虹彩病毒属(Chloriridovirus)、淋巴囊肿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董传甫,林天龙,陈日升,陈强, 来源:水产科学 年份:2002
20 0 0年 3月中旬 ,自福建仙游某日本鳗鲡 (Anguillajaponica)养殖场患败血腹水症的发病日本鳗鲡的肝脏及腹水处分离到四株细菌 ,经鉴定其中一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
[会议论文] 作者:李蔚,张欣,董传甫,周天鸿, 来源: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中国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Andrias davidianu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科学保护中国大鲵,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展了大鲵驯养繁殖的研究,但最近几年在驯养的中国大鲵中发生了由虹彩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论文从湖南张家界驯养的中国大鲵病鲵中分......
[期刊论文] 作者:许斌福,林天龙,董传甫,伊光辉,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5
目的对分离自发病欧洲鳗鲡的创伤弧菌疑似菌株进行准确的鉴定.方法首先尝试利用一对16S rRNA基因特异性通用引物PCR扩增一株鳗源创伤弧菌疑似株的基因组DNA,得到一个约500bp...
[期刊论文] 作者:董传甫,林天龙,俞伏松,龚晖,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2003
用十二烷酰肌氨酸盐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纯化,制备了19株典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根据SDS-PAGE图谱,将其中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蔚[1]董传甫[2]周天鸿[1], 来源: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不同地区爆发了驯养中国大鲵的病毒性疾病.不同研究小组分离出相关的病毒,并从MCP基因和其它一些基因序列比对中认为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虹彩病...
[会议论文] 作者:林天龙;龚晖;方勤美;董传甫;, 来源: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年份:2003
为了克隆、表达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构建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工程疫苗,我们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嗜水气单胞菌ML316的β-溶血素基因,命名为AHL316HEM。将PER产物克隆到pGEM...
[期刊论文] 作者:董传甫,林天龙,俞伏松,林能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以70%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制备鳗源创伤弧菌生物1型高致病菌株FJ03-X2的胞外产物(ECPs),攻毒试验表明,该ECPs对鳗鲡无致病力;SDSPAGE分析表明,该ECPs由约36ku为主的系列蛋白条带组成。......
[会议论文] 作者:董传甫,翁少萍,董有勇,何建国, 来源: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董传甫,翁少萍,董有勇,何建国, 来源: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吴英姿,赵高翔,周天鸿,李蔚,董传甫, 来源: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PCNA主要参与染色体DNA的复制.从CGSIV-HN11病毒基因组,转录谱和病毒粒子鉴定实验分析CGSIV-HN11病毒也存在P...
[会议论文] 作者:张欣,李蔚,赵高翔,董传甫,周天鸿,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CGSW)是近年来在患病大鲵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病毒.这种病毒潜伏期短,发病突然,会造成大鲵大规模的发病并导致死亡,将对野生和驯养大鲵的生存和生长造成严重影响.CGSIV基因组信息分析和重要基因转录表达研究是阐明CGSIV分子感染和生物学机......
[会议论文] 作者:赵高翔,张欣,李蔚,董传甫,周天鸿, 来源: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CGSIV)是从患病的中国大鲵体内分离得到的一株病毒.它是驯养大鲵死亡的致病感染原之一.研究CGSW病毒的基因结构、表达形式和功能对病毒的感染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对CGSIV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激酶基因(STPK)进行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