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5
缀玉轩中两将军──谈梅兰芳早年的幕僚长李释戡葛献挺缀玉轩是当年梅兰芳的支持者所组织的一个团体的名字,后来成了梅兰芳的书斋名。人们会问;在梅兰芳的书斋中怎么会有"两将军...
[期刊论文] 作者:苏玉虎,,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近读葛献挺先生写的《“四大名旦”产生的经过和历史背景》一文,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受益匪浅。不过葛先生文中有些地方不够准...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四大名旦”灌制《四五花洞》的经过在郑子褒笔下,被描绘得曲折、复杂而又活灵活现。其实平心而论,上海“白党”诸公捧荀进入“四大”,其他“三大”背后都有广大的观众...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8
小荣椿和"杨家将"杨隆寿生于1844年,父名杨福源,幼年进京,习昆曲,成名家,后入升平署为供奉。杨福源有二子,隆寿居长,幼年从长庚游,习武生,擅短打,扮相英挺。《贾家楼》...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一九五七年田汉同志对易俗社说:“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的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你们的易俗社了。我看五十周年应该大...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6
新长安大戏院开幕了,这可是戏曲界的好消息。谈到新长安,不免忆起老长安。我首次进长安,时在1949年,当时,长安12岁,我长它1岁,转眼间,时过47年。1949年的烟花三月,我随军南下,驻在扬州......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一九五七年田汉同志对易俗社说:“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的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你们的易俗社了。我看五十周年应该...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关于《中国剧》,作者自序说:“予性嗜华剧,旅华以来,时入歌楼藉资消遣,日与梨园子弟常相往来谈论风雅,于是华剧之奥妙,获识梗概焉。公余之暇满拟收集二十年所得,编成一书,冀...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征文之后,苏少卿回忆说:“宣末民初,梅兰芳初成名,戏码居孟小茹、王凤卿之次,至洪宪时代,兰芳编新剧,创古装,自成一军,始演大轴。‘女主’临朝,乾纲乃衰。于是尚小云、荀慧生...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四、《四五花洞》唱片下边再谈与“四大名旦”有关的第四个人和“一张唱片”:这第四个人便是梅花馆主郑子褒“,一张唱片”即是梅尚程荀四人合灌的京剧《四五花洞》。Fourth...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表演艺术,80年来诸家论汇,多如牛毛、浩如烟海。但关于京剧“四大名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前后经过,以往虽有方家谈...
[期刊论文] 作者:葛献挺,,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7
二、一“刊”和刘豁公一“刊”,就是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戏剧月报》,它的主编是刘豁公。刘豁公是上世纪20年代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戏曲,并与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