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世界美术 年份:1997
游文辉与油画《利玛窦像》莫小也中国最早的西洋画是万历年间由耶稣会士利玛窦所携入,而中国人之中谁最早从事西洋绘画,目前尚无定论。笔者根据现存罗马的一幅油画《利玛窦像》...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中国的澳门特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在20世纪前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较为特殊的艺术形态。那里曾经是中国内地画家的聚集之地,由于他们流寓澳门,为原本较为...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2
自大航海时代起各国画家为形象地传递发现的新世界及地理变化,将各地风貌记录于一系列地志画。近代史上中西交往的重要海港城市澳门也是创作地志画的重镇之一。画家笔下的澳...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06
“地志”是一种对特定地区一个时期的地形、地貌、建筑等各种事物的文字记录,“地志绘画”则是以图像形式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建筑的纪实描绘。本文以中外传统地志绘画为参照,围绕......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2010
在四百余年的澳门美术史上,画家的“流寓”现象十分显著。由于澳门是海上丝路的重镇与中国南海开埠城市,也由于中葡关系、天主教传播及经济发展的波折,那里的流寓画家不仅构成了......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对话与交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必要而平常的事。交流也是文化生态进行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同生 命机体一样,文化机体的健康是文化交流健康进行的前提;文化交流的健康...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世界美术 年份:2005
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GeorgeChinnery)居留中国南方期间(1825-1852),曾经对澳门以及珠江三角洲的风景、建筑和人物作了大量水彩写生。他的画以大片的色彩晕染为主,又以流畅...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7
东西方美术交流起自于汉代,而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将文艺复兴后的西方绘画传人中国的过程,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以来,对于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耶苏...
[会议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 年份:2004
“海西派”是中国绘画史上出现的一个流派,它以清宫廷中的传教士画家为主要执笔、以合理利用西洋阴影明暗与焦点透视画法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清宫廷绘画的不断面世,...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澳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风貌,吸引了不少西方艺术家前往写生作画,有些画家甚至长期寓居当地,终老一生,成为近代中西美术交流的重要使者。本文认为,当代赴澳门外国画家...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08
目前在澳门与香港各大展馆中作为常展的"历史绘画"是以往被人们忽略的一种近代南中国沿海绘画,近20年来,它们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围绕有关专家的研究文献及各地藏品,...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宗教画和地志画据传宋、元之际,中国南疆的海面上一度漂泊着从中原迁徙的难民船。被蒙古大军追赶,士民们经历了浙江、福建到达广东,有些北方族人在船上生活了数十年,逐渐...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正】 明末清初,欧风西来。随之在中土出现了一系列欧洲人笔下所描绘的中国事物画卷。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近四百年来西方人眼里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还从一个独特的视野真实...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珠江口西侧,由于其具有区域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特色,数百年来曾经吸引不少外埠画家以及孕育了一批本土画家,他们以水彩画笔记录了澳门的岁月...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08
澳门美术经历了五个时期:考古与石刻遗物时期,宗教艺术与地图时期,地志画与风情画时期,西洋风贸易画时期,文人绘画与现代艺术时期。各个时期的艺术珍品构成了完整的美术史线...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0
中国外销画(China Export Painting)虽然只是晚清外销商品之一,但它们不仅是"中国通商口岸的珍贵图录",更是"欧美人士藉以了解中国风土面貌的媒介"[1]。进入18世纪中叶,...
[学位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杭州大学 浙江大学 年份:1997
该文试以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的关系为线索,从艺术史的角度反映这种外来文化被吸收、融合与改造的过程,从而回答东西方美术交流史上尚未解决的一些颖题....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新美术 年份:1997
马国贤是18世纪初将西方油画和铜版画技法传入中国的重要人物。但由于他不是一名耶稣会士,在中国逗留的时间也不太长,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学者对此并没有引起较多的关注;更由...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也,, 来源:美术馆 年份:2009
目前的澳门特区是一个占地仅约30平方公里却生活着近50万人口的海港城市,它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历史文化渊源于香山(1152年设县),属于广东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相传宋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