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藏书复选新论莫小不藏书复选是为了使馆藏文献能符合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的需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新的观点来认识藏书复选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9
丑的含义有两种:一是凶、邪恶,即伦理学意义上的丑恶;二是样子难看,即美学意义上的丑陋。视觉艺术之丑是指丑陋,但与丑恶亦不无联系。先贤们创造汉字无疑为一大美事,但最初的汉字在......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00
中国汉民族人在思维上有一个特殊点,就是他们对于文字书写的认识。汉字书写作为一种甚至是最高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书法,书写活动的产品便成了艺术作品,书写活动的主体即为...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美育学刊 年份:2012
人的审美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相关。影响书法发展的,有一些是电子技术直接介入的结果,更多的是电子技术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间接地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7
在我们培养的书法硕士研究生中,有一部分是跨专业考入的。我们看到书法家应有的各种素养、技能,看到社会需求、学生个人和导师等因素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相信通过个性化的培...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美育学刊 年份:2015
书法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书法的趣味形态也非常多样化,如美、运、雅、高、难、易等,书法的趣味与人生审美的趣味是相通的,书法的教育应该是趣味的教育。...
[会议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梁启超很早就对书法美有独到的认识,他以“趣味主义”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法专业教育有深刻的启发。...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画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并在学画的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和技法实践提高书法水平.当今,画家可以不善笔墨、不会书法,理论家也排斥笔墨进而主张放弃书法.在高等院校...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书法教育 年份:2019
字学,在汉代称小学,现在一般称为(传统)文字学。学问靠文字、文献来承载、传播,所以字学是全部学问的根基。高等书法教育不同于非专业的书法教育,也不同于初等、中等的书法教...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文形态、用法......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美育学刊 年份:2011
鉴于美育被引进中国后已有一百年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专门探讨:蔡元培对美育的引进与推行;新中国教育方针在“美育”方面的进步;艺术教育家对美育的认识;当代高等美术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古代玺印文字在印谱和字书中多有不释、误释或“同文多释”的现象.现对“交仁”“可壬”释文提出看法,对“以”与“厶”,“[厶 心]”与“[糹厶 心]”,“百”与“全”“金”“世”......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导致文献的迅速发展,视听资料以其生动、直观、具象的特点在刺激感官、便利理解、加强记忆、增进学习兴趣等方面较之印刷品...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复本”定义“复本”,是一个图书馆常用的术语。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解释复本概念时存在着观念上的分歧.本文将其归结为“不含第一本”、“含第一本”和“互称”三类,并通过对它......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年份:1996
高校图书馆的中心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它的改革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前者为它提供服务手段现代化的可能.后者将向它提出新的服务需求。有......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书法 年份:2014
美是相对的,它总是在比较中存在和被评说。本文说玺文美,主要在篆刻文字范围中,发现和探讨一些其相对更具特色,或更有突出表现的方面,而置篆刻文字共有的美于不顾、不论。以...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书法 年份:2014
四工致性美刘熙载曾言“学书者始由不工求,继由工求不”①。而追求工巧和精密,一也是古人美学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这里也存在一种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构现象。早...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小不,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 年份:1996
从一系列有关概念的基本定义出发 ,通过分析比较 ,对“文献产品”的概念作了界定 ,阐明文献加工与生产和文献与文献产品的关系 ,并就文献工作者的劳动产品和文献级次的划分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