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荆家海,,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89
研究植物生长不但需要知道生长的部位,更需测定其生长速率。过去曾用“等距线条或方格”、“水平显微镜”、“生长自动记录仪”以及直接度量生长器官等方法,测定植物生长部位和生长速率。本文介绍另一种测定玉米等单子叶植物叶片生长部位及生长速率的方法。 1.......
[期刊论文] 作者:荆家海,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3
冬小麦整个生长期中,净光合率数值是变动的,而各个处理间的平均净光合率变化较小。净光合率的变化,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改善农业技术措施的主要影响在于改变叶面积,对净光合...
[期刊论文] 作者:荆家海,,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3
作者利用称重和去叶、遮叶方法,研究了冬小麦抽穗后地上部不同部位各个器官,在不同时期中干重的增减以及去(遮)叶后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抽穗后四十天左右,光合能力很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2009
生命科学学院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石声汉、闻洪汉、荆家海、王韶唐、汪佩洪、冀鹤鸣等老一辈学者悉心打造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秉承着“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3
由西北农业大学校长荆家海教授任项目主任、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承担并与西北五省(区)农科院共同完成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CPR/91/114项目——加强中国西部旱地农业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新,荆家海,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6
在整个生长系内,研究了陕西省渭北旱塬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叶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温与气温呈直线一下在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大气水势呈二次曲线相关;与光量子通量密度呈对数正......
[期刊论文] 作者:张骁,荆家海,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4
20mg/L2.4─D和400mg/LCEPA分别不同程度地促进和抑制玉米叶片的延伸生长(LER),随胁迫时间延长,2,4─D处理的LER下降迅速,CEPA处理的LER下降缓慢。2,4─D和CEPA的施用分别不同程度地提高和降低了LER对相对含水量(RWC)、水势、渗透势的敏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骁,荆家海,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8
水分胁迫下,20mg/L2,4-D和400mg/L乙烯利(CEPA)分别不同程度地降低和提高玉米幼叶生长部位的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调节能力(OA)。胁迫后期,玉米幼叶中脯氨酸含量(Pro)为:CEPA〉对照(CKs)〉2,4-D。随胁迫宾进行,2,4-D处理幼叶的膜相......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新,荆家海,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1994
施肥降低旱地冬小麦的叶片水势。当作物体内现水分胁迫时,冬小麦叶片两面气孔对施肥的反应有明显差异,远轴叶面气孔对施肥的反应比近轴叶面气孔敏感。旱地施肥以后,冬小麦远轴叶......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新,荆家海, 来源: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年份:1991
1987-1988年,研究了旱地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cv.Shanhe No.6)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以肥调水”的生理机制。施肥不仅提高了旱地土壤含水量,更重要的是...
[期刊论文] 作者:史国安,荆家海,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7
本文研究了表汪菜素内酯对小麦根质膜H^+-ATPase和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用0.1μg/mlBR浸种后,水培萌发2d的小麦幼根用两相分配法制备质膜。...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新,荆家海,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1
旱地条件下,施肥提高冬小麦生育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势,而在冬小麦接近成熟和收获时,施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势均低于对照,从而使冬小麦吸收利用更多的土壤水分。施...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新,荆家海,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0
本文对作物生产和水分利用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几种分析田间作物水分利用的模型和田间测量蒸散量和蒸腾量的最新方法。讨论了从水分利用预测产量的方法,以为...
[期刊论文] 作者:史国安,荆家海,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史国安,荆家海,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97
盐严重抑制绿豆下胚轴的延伸生长,5mmol·L-1的外源Ca2+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骁,荆家海, 来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渗透胁迫下20mg/L2,4-D和400mg/L的乙烯利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或抑制玉米叶片的延伸生长(LER)。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2,4-D处理的LER下降迅速,而乙烯利处理的LER下降较为缓慢;无论是上述2种处理还是对照,玉米叶片生长部位......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章立,荆家海,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8
以玉米幼叶生长部位为材料,通过水溶性多聚物PEG4000/Dextran T500构成的两相系统,对玉米幼叶生长部位质膜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由PEG40006.2%、Dextran T5006.3%,KCl5mmol/L、磷酸缓冲液pH7.84mmol/L、蔗糖8.5%构成后两相系统最适宜分离玉米幼叶生长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朝,荆家海,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8
用离体细胞壁伸展活性重组法,对大豆(Glycinemax(L.).Merr.)幼苗下胚轴细胞壁特异性扩张蛋白的活性鉴定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幼苗下胚轴的延伸生长,既与扩张蛋白的活性升高有关,也与其细胞壁对扩张蛋......
[期刊论文] 作者:柴团耀,荆家海,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3
渗透胁迫条件下,豇豆叶片、线粒体及叶绿体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IUFA(膜脂不饱和指数)下降,IUFA与亚麻酸含量成正相关;不同细胞器IUFA下降幅度依次为:线粒体>叶绿体>叶片,即线粒体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其次为叶绿体和叶片。大豆线粒......
[期刊论文] 作者:蒋明义,荆家海,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ISSN0257-4829) 年份:1991
两个不同抗旱性的水稻品种对PEG6000渗透胁迫(-0.5MPa,-0.8MPa)的反应具有一定差异。渗透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及Vc,Car含量与膜脂过氧化水平及膜透性呈一定负相关性,表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