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张薇,施文赵, 来源:化学研究与应用 年份:1995
痕量砷的形态分析进展范华均,张薇(四川轻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自贡,643033)施文赵(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砷,形态分析不同化合形态的砷化合物其性质往往不同.毒性差异很大,而且随着各...
[学位论文] 作者:范华均,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6
近年来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发展迅速,它具有快速、高效、污染小、溶剂用量少、能耗低等特点,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密闭微波辅助提取(PMAE),研究了......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1996
研究了铬(Ⅲ)与偶氮胂Ⅲ(ASAⅢ)的显色反应。在pH2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Cl缓冲溶液中,铬(Ⅲ)与ASA(Ⅲ)形成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0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501×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为1∶1,铬的质量浓度在0~0......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郭丹,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1996
在[HgI4]^2-与甲基紫所形成的不溶于水的蓝色离子缔合物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305,可产生明显的增溶作用,据此建立了一个水相测定Hg的方法。该体系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5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蒲朝晖, 来源:重庆环境科学 年份:
研究了铅(Ⅱ)—碘化钾—孔雀绿(MG)缔合显色体系。发现在pH=4.7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MG与PbI形成稳定的缔合物,可用苯萃取,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 ̄5L/(mol·cm),Pb(Ⅱ)浓度在0~2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缔合物的组成比为Pb(Ⅱ):I:MG=1:4:2。应用此法测定了煤飞灰标样、茶叶、自来水中的铅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张薇,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陈曦, 来源: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曲波,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1995
本文采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分离富集与偶氮胂Ⅲ光度法结合,研究了铬形态的分离及测定,提出了铬的形态分析方法,有此法测定了茶汤及河水中铬的总量,悬浮态.溶解态、无......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谢继云,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1997
在pH4.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介质中,Cu(Ⅱ)与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形成1:2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6×10^4L.mol^-1.cm^-1,Cu(Ⅱ)的质量浓度在0~2mg/L时符事比尔定律,应用该法测定了桃叶及牛肝标......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张薇,李刚,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5
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在PH=4.75HAc-NaAc缓冲溶液中能与Cu(Ⅱ)和FE(Ⅲ)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本文研究了Cu(Ⅱ)-PAHQS、Fe(Ⅲ)-PAHQS体系的显色条件,以偏最小二乘法处理两者重叠吸收峰,建立了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铁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李大维,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5
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几种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对它的分析倍受重视.本文采用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PAHQSS)作显色剂,在pH=4.4的KHC8...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施文赵,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本文研究了巯基棉纤维(SCF)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性能,建立了SCF分离As(Ⅲ)和As(Ⅴ)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砷的方法。结果表明:在1mol/L盐酸介质中,SCF可定量吸附As(Ⅲ),As(Ⅴ)不被吸附;用KI-(NH2)2CS预先还原As(Ⅴ),通过SCF分离,可......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阎应广, 来源:地质实验室 年份:1995
研究了孔雀绿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缔合物的萃取显色体系。在PH=3.7的醋酸溶液中MG与AS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可用苯萃取。萃取液在622nm处有最大吸收,ε值为7.1×10^4-8.9×10^4L.mol^-1.cm^-1。从而提出了测定包......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黎蔚波,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2005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中药槐花和大黄中铜、铁、锌、镉、铬和铅.研究了槐花和大黄的微波消解试剂和消解条件.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李大维, 来源:分析试验室 年份:1995
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活性炭分离-光度法研究了铁的形态分离及测定条件,建立了铁的形态分析方法。应用此法测定了茶汤及河水中铁的总量、悬浮态、溶解态、无机态、有机态、Fe(Ⅲ)和......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林晓毅,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5
本文研究Cu(Ⅱ),吡啶与间苯二酚的显色反应,发现在pH=9.0NH3-NH4Cl缓冲溶液中,Cu(Ⅱ),吡啶能与间苯二酚形成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为Cu(Ⅱ):吡啶:间苯二酚=1:2:1,间苯二酚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薇,范华均,侯勤,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2003
研究了汞与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BDAB)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2CO3缓冲溶液中有OP乳化剂存在下,Hg(Ⅱ)与HBDAB形成1:3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15nm波长处,表观...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栾伟,李攻科,,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0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石蒜中的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生物碱,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石蒜中这3种生物碱的分析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样品颗粒......
[期刊论文] 作者:范华均,肖小华,李攻科,,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07
基于微波辅助提取(MAE)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非稳态扩散过程,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石蒜中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以及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微波辅助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薇,范华均,梁尚斌,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年份:2003
对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与Cu(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DBHPF与Cu(Ⅱ)可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对配合物和DBHPF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