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秦思, 来源:早期教育 年份:2021
苗雪红,教育学...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12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基础。一个世纪以来,儿童教育学对儿童发展的理解主要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心理学在整体地认识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一问题上存在方法论局限。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通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考核指标,采取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确保学生在目标活动参与中主动学习,并通过教师、同伴和自我评价的综合反馈及自...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14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年份:2009
从生物学领域发育思想的演进过程来看,预成与生成观念的演化表明二者处于复杂生命系统解释的不同层面上。发育的预成是指遗传决定的种系发育模式,是生命个体得以发生的前提,...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在人类历史上,儿童的“纯真”这一概念有着神学的、哲学的以及审美的表达。现代以来,“纯真”逐渐被视作儿童特征的一个关键概念。但是,从1960年代起,西方的一些研究者开始从...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奠定在人类文化活动历史演进的基础之上。对文化与课程的能动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超越仅将文化视为课程内容之源泉的简单认识,从而深刻把握二者从观念、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现象学是研究意识的学问,关注存在境遇中人的意向性选择与意义世界的构造;儿童教育是事关儿童身心成长的事务,其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构建他们的心灵世界,发展他们的生存智慧、能...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它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论文论述了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了我国......
[学位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 年份:2008
教育应当建立住不断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而要了解儿童,不仅要通过日常生活对儿童形成直觉的认识,还要通过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辨,深入到生命现象的根源中去,只有顺着生命演化的逻...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2003
幼儿园在幼儿社会化初始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有目的的社会化过程不仅内容是全面的,其规范的教育活动、丰富的伙伴资源、“三位一体”的环境网络亦显示出策略的丰富和...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2015
受20世纪哲学思潮特别是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自菲利普·阿利埃斯提出"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之后,引发了西方50余年来从社会文化视角建构童年的热潮,并形成了社会建构童年研究范...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以C校新建学前专业发展为例,重点探索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的观念确立、培养方案构建、教育资源创设和培育、教学改革实施等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年份:2020
[摘 要] 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一书是第一部關于家庭和儿童历史的著作,其核心主题是考察现代儿童观念的诞生。阿利埃斯的这一先驱性研究工作起初备受赞誉,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史学界从史料的采用、分析与......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儿童和儿童教育。他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信念、以教育爱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进入...
[学位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2
本研究以临夏市Q清真寺办幼儿园的幼儿为被试,采用教育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⑴回族幼儿交......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从1960年代末期开始,波兹曼关于教育、电视以及童年的研究在西方世界备受瞩目,特别是在1980年代,受社会建构童年研究取向的影响,波兹曼认为童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并通过媒介...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兴起了新童年社会学,其基本立场是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童年,认为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其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是:童年是一种赋予儿童社会身份的社会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学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揭示人类个体的成长特点与机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文化的认识。同时人类学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苗雪红,,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7
幼儿社会交往活动、幼儿社会生活系统共同建构的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是幼儿社会化的两个基本要素。目前,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现实状况是幼儿缺乏社会交往活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