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苏维诚,,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2008
研究开发了CO2摆动转子式膨胀机以代替系统中的节流阀回收膨胀过程能量。对膨胀机的流量、气缸的容积、吸气角与排气角以及吸气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对膨胀机内CO2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苏维诚,,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6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自然制冷工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研究受到重视。但其效率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需要开发新的设备提高其运行效率。本文对替代节流阀的CO2滚动活......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一太,李敏霞,苏维诚,卢苇,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对单级加热与双级加热两种形式的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热水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并对CO2跨临界循环热泵双级加热热水系统进行了运行参数的分析.发现双级加热系统有不同于单级加热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安青松,苏维诚,,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2008
二氧化碳作为具有环保潜质的自然工质,在最近10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不足的是,二氧化碳的跨临界循环还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为了降低由于超临界节流造成的不可逆损失,采用......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一太,梁兆惠,卢苇,苏维诚, 来源:制冷技术 年份:2004
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也得到迅速发展,家庭拥有率很高,近年来需求增大,同时电冰箱的产量也呈逐渐增...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李丽新,苏维诚,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2005
虽然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成为最具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但其循环的效率还是比常规工质循环低,因此开发膨胀机提高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运行效率是推动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苏维诚,管海清,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2005
为提高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效率,解决系统节流损失大的问题,研究开发了新型的滚动活塞转子式压缩膨胀机,来代替二氧化碳跨临界系统中的节流阀.给出了滚动活塞转子式压缩膨胀机...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一太,李敏霞,李丽新,苏维诚, 来源:制冷学报 年份:2003
作为自然工质,CO2制冷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CO2跨临界循环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系统效率,使之能与普通工质循环竞争.为降低CO2跨临界循环的节流损失,开发膨胀...
[期刊论文] 作者:宁静红,马一太,苏维诚,刘圣春,,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2006
通过建立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实验台,对R290/CO2蒸气压缩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O2循环在较低温度下运行,黏性对CO2经过压缩机的性能影响较大,对流过管路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苏维诚,杨俊兰, 来源:制冷与空调 年份:2005
开发CO2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系数的一个有效途径.根据目前空调制冷CO2膨胀机的研制状况,描述了CO2膨胀机研制过程中的难点,指出研究CO2膨胀机的关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敏霞,李丽新,苏维诚,马一太,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4
虽然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成为最具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但其循环节流损大,循环效率还是比常规工质循环低,因此研制高效率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是推动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在文......
[期刊论文] 作者:谢英柏,马一太,杨昭,苏维诚,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2
提出了一个燃气机热泵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并介绍其组成.为分析燃用不同气体燃料的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提出了标准气耗的概念.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一...
[会议论文] 作者:李敏霞;马一太;刘圣春;苏维诚;, 来源: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 年份:2005
虽然自然制冷工质CO2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但其循环系统效率过低,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需要开发新的设备提高其运行效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开发了CO2摆动转子式膨胀机以...
[会议论文] 作者:杨昭,苏维诚,李丽新,马一太,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1998
该文导出并定量研究了间歇运行的停机过程造成的潜冷量损失和修正后的季节能效比。分析了环境温湿度及系统特性对停机潜热损失及季节能效比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马一太,杨昭,苏维诚,谢英柏,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1
提出了一个燃气机热泵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并介绍其组成.为了分析燃用不同气体燃料的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提出了标准气耗的概念.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系统的一次...
[会议论文] 作者:马一太,谢英柏,杨昭,苏维诚,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1
提出了一个燃气机热泵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并介绍其组成.为了分析燃用不同气体燃料的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提出了标准气耗的概念.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1.49,比热电冷分供高一倍,标准气耗则降低一半左右.......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一太,洪芳军,王景刚,苏维诚,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1
分析了制约CO2跨临界单级循环在采暖热泵中应用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双级压缩回热循环的可行性,对其在两种不同供水温度水平下的应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并分别和锅炉供热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圣春, 马一太, 谢英柏, 苏维诚,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年份:2005
燃气机热泵系统工质的选择是影响机组性能的关键,为此,选择了6组低环害或无环害的循环工质,从制冷剂的安全性和与系统润滑油的兼容性方面作了分析,同时以CSD方程计算了各组工...
[会议论文] 作者:马一太,张嘉辉,李丽新,苏维诚,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王侃宏,马一太,苏维诚,李丽新,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1998
针对CO制冷剂与传统制冷剂不同的循环特性,以及CO跨临界循环COP较低的缺陷,该文采用一种新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当量温度TE比较法,通过与传统制冷剂R12,R22及R134a的比较,明确了CO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