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李玉玲,张秀英, 孙书库,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优质玉米的营养品质及提高的途径苏祯禄,李玉玲,张秀英孙书库(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玉米约有75%-80%用作饲料,用作工业原料的约占10%-15%,直接食用的仅占10%-15%...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 来源:河南农林科技 年份:1985
为了把我省玉米高稳优低研究成果加以推广,使之尽快变为生产力,在1975~1980年研究基础上,于1981年在全省范围内,对玉米生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大面积中低产玉米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 来源:河南农学院科技通讯 年份:1978
根据省委发展粮食生产,秋粮要重点抓好玉米这个高产作物的指示精神,要求三两年内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三千万亩,单产提高到五百斤的奋斗目标。1975年,在省科委、农林局,农科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 来源: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份:1991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 来源: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份:1992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秋粮作物,具有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途径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支柱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对17个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穗粒性状配合力的相关研究结构表明:1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部分性状同时受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影响。不同株型性状的GCA,SCA效应及其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研究了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施肥水平对玉米杂交种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及基...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朱云集,, 来源:河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4
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自交系在叶面积、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叶向值、生育期、百粒宽等性状有显著的正相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不能作为预测杂交种产量的可靠指标,自交系的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任和平,苏祯禄,,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8
我省夏玉米过去播种偏晚,收获偏早,一般在玉米苞叶发黄时就开始收获。在推广麦垄套种后,播种时间提早半个多月,成熟期也相应提前。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沿用老习惯在玉米苞叶发...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李玉玲,,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7
本研究选用10个具有不同特点的自交系,每5个自交系为一组,分别按Griffing方法4、Rawlings&Cockerham(1962 a)组配成10个单交组合、30个三交组合和15个双交组合。试用于1984和...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侯桂英,, 来源:河南农林科技 年份:1980
近二十年来,全世界玉米生产发展很快,尤以单产增加最多。除改进栽培技术外,推广杂交种是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由于杂交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相应地加大了制种任务。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孙书库,,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1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大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陈彦惠,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6
高新玉米杂交种“豫单15”号简介豫单15号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新选育的坚叶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潜力大、稳产性能高、抗病、株矮抗倒、结实性和结穗性强、较早熟、出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孙书库,梁本国,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对河南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的形态特征及群体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具有叶夹角小,叶向值大,叶长、叶宽、叶面积分布较合理,透光性能好,耐密性强,叶面积系数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孙书库,杨玉红,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对17个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穗粒性状配合力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部分性状同时受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影响。不同株型性状的GCA,SCA效应及其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孙书库,梁本国,刘征,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3
The appropriate density of the hybrids with different plant morphotypes and grainyield of main maize hybrids in Henan provinc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in...
[期刊论文] 作者:李潮海,苏祯禄,石敬之,卓德众,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1988~1989年在河南省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的9个试点上,利用豫玉2号和豫玉5号两个杂交种,开展了夏玉米亩产650~700kg 的群体生态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豫玉2号、豫玉5号从播...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玲,苏祯禄,孙书库,梁本国,王银凤,,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2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秋粮作物,具有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途径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支柱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宇,徐翠莲,任和平,苏祯禄,台国琴,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通过3个玉米杂交种、2个播期、4次收获的研究表明:在玉米生理成熟即玉米子粒千粒重最大时,粗脂肪含量最高,质量最佳、尽管粗蛋白相对含量有所降低,但由于子粒产量的增加,使单位面积收......
[期刊论文] 作者:河南农学院玉米高稳低研究协作组,苏祯禄,侯桂英,, 来源:河南科技参考 年份:1980
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特别是杂交种玉米,增产更为显著。目前生产玉米的先进国家,都以推广自交系间杂交种作为提高单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以...
相关搜索: